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解放战争时期的群众歌曲在团结人民,教育人民,瓦解敌人,鼓舞军民的斗志,发挥巨大的作用,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本文从歌曲的创作背景、创作特点、语言风格几个方面对该时期的群众歌曲做分析。  相似文献   
2.
文学为音乐提供素材,音乐利用比语言的表现力更丰富的声音艺术来表达其思想内容。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它们互相促进,互相渗透,从而产生了一篇篇不朽的千古绝唱。  相似文献   
3.
从容旧时光     
放眼四周,满目迅疾,瞬息万变的街市景观,令人眼花缭乱的商场物品。吃进嘴里的是快餐,看在眼里的是视频,听到耳朵里再不会是收音机,一切都在飞速运转,什么都来不及停留,大有你方唱罢我登场的难耐和急迫。而以往的生活却不是这样的,日升月落、春华秋实,身边开着从容的花朵,出门总是一样的风景,一年四季只有一个人老在那里唱着同一首歌曲,像门前那棵不摇也不动的大树,透着岁月的安稳。不知不觉成家以后,首先想着给父母送一把钥匙。虽然与他们相隔不远,因为工作忙,能聚在  相似文献   
4.
他没有上过一天的音乐学院,却能写出下载量超千万的当红歌曲;他在词坛拥有和方文山几乎一样的地位,却始终不愿意离开家乡贵州这一片神奇的土地。这个奇怪的人就是张超,著名音乐制作人,一位清瘦的“80后”小伙子。  相似文献   
5.
抗日救亡歌曲,是歌颂和激励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实现民族独立的歌曲.它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以抒发爱国主义和民族情感为主并且广泛传唱的歌曲,是中国人民民族情怀和革命精神在道德领域的重要体现.本文对抗日救亡歌曲的伦理意蕴、抗日救亡歌曲的精神特质,抗日救亡歌曲不朽的伦理价值三个方面展开研究,不仅有助于增强人们对抗日救亡歌曲的理解,而且还有助于人们把握抗日救亡歌曲的精髓,更将有助于传承和弘扬抗日救亡歌曲.  相似文献   
6.
才旦卓玛(1937.6-),女,中国文联副主席,西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藏族民歌手,女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西藏日喀则人.藏族.1961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6年11月至1957年8月,在西藏日喀则文工团当学员.  相似文献   
7.
初见则旭法师,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在此之前我对他有所耳闻,这位僧人致力于中国佛教音乐的推广和发展,曾多次受邀到国内各处佛教圣地演出,也曾作为特邀嘉宾出访国外进行表演,演唱的佛教歌曲广受海内外听众的好评。见到则旭法师那天,他身着一袭灰色僧衣,目光清亮通透,声音柔和有力,就像他演唱的佛教歌曲一样,给人带来平和喜悦,让人见之、听之便会缓缓升起对佛法的信心。  相似文献   
8.
陈琴 《天风》2011,(11):52-52
在流行歌曲曲调上填上赞美诗歌词,让大家来唱是否可行?对于这个问题,有人赞同,有人反对,就是孰非,值得讨论。讨论不一定有结论,但思考的过程也是我们认识深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陈琴 《天风》2011,(11):52-52
在流行歌曲曲调上填上赞美诗歌词,让大家来唱是否可行?对于这个问题,有人赞同,有人反对,孰是孰非,值得讨论。讨论不一定有结论,但思考的过程也是我们认识深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单渭祥 《天风》2012,(2):49-51,68
一个偶然的机会,在一次广东协和堂工商团契的晚会上,曾经创作《你在他乡还好吗》、《潮湿的心》等众多脍炙人口的流行歌曲歌词的作家李广平先生和他的妻女一家三口,以一曲《奇异恩典》赢得了观众热烈的掌声。经金陵协和神学院常务副院长陈逸鲁牧师介绍,我有幸采访了李广平老师,聆听他及其家庭如何蒙恩与侍奉的美好见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