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范兆兰  叶浩生 《心理科学》2005,28(2):485-487
劳丹的研究传统理论是在克服库恩“范式论”和拉卡托斯“研究纲领理论”不足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更为严密、更符合科学历史事实的理论体系,本文简要介绍了该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心理学研究从中得到的几点启示:心理学研究应从“以方法为中心”转向“以问题为中心”,采用概念分析等多元研究方法,以一种宽容、开放的态度来评价心理学的各种理论。  相似文献   
2.
古籍中自立涵义的概念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夏凌翔  黄希庭 《心理学报》2006,38(6):916-923
在收集到的200部常见古籍中对“自立”一词进行检索,并对“自立”进行了概念分析。结果如下:①共检索到有“自立”一词的古籍98部;“自立”自春秋时起就广泛出现在各类典籍中。②古籍中对自立的使用主要是从个体自立、事物自立、针对它物与他人的自立以及国家自立四个方面进行的,每个方面又包括多种具体含义。③古籍中的自立人格特征可以分为主动性、道德性、独立性和其他四类。最后,对古籍中个体自立的实质、自立人格的结构以及本研究的优劣等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①古籍中的个体自立是一个含义复杂、涉及范围宽的概念。自修与立身是个体自立的两个基本内容。自立既是一种人格特征也是一种人格塑造方法。②个体自立所包含的内容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发展。③强调道德因素与人际联结是自立与西方类似概念的重要区别  相似文献   
3.
对于现代逻辑的运用是分析哲学的一大特征。分析哲学与现代逻辑甚至具有共同的起源:不仅分析哲学与现代逻辑的奠基者是同一批人,他们曾面对的还是同样的问题,并为此开发出我们所熟知的研究形态。然而,分析哲学和现代逻辑(尤其是数理逻辑)后来的发展似乎走上了不同的道路。笔者则希望论证当代数理逻辑研究仍然保留了分析哲学解决问题的形态——语言分析——的主要特征。论证主要基于两则案例分析,一个是对埃米尔·波斯特(Emil Post)关于可计算性理论的开创性工作,另一个是佩尔·马丁–洛夫(Per Martin-L?f)等人在随机性概念方面的工作。笔者还将进一步提议,仍然存在着一些值得当代分析哲学家和数理逻辑共同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这篇文章旨在给出名为"语丛 1"一书中的"郭店残本"详细的哲学释义。这些残本已经被按照纯物理标准被加以分类。值得注意的是,所有这些残本可以被解释为与概念分析问题相关的精致的论述。因此,语丛 1 可看作是具有某种分析哲学和逻辑分析意味的非墨家论述。语丛 1 中一个显著的特征也遍布着对逻辑悖论的兴趣。  相似文献   
5.
当代学者对自立认识的概念分析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夏凌翔  黄希庭 《心理科学》2006,29(4):861-867
在对有关自立的文献进行广泛检索的基础上,根据有关标准纳入了136项进行概念分析。从自立的特性、结构、条件与影响因素、结果与意义、相关概念、表现与指标等方面,对当前学者关于个体自立的认识进行了梳理。发现:①学者们的论述反映出的自立特性主要包括模糊性、独立性、主动性、道德性、辩证性、过程性和心理内容丰富性7个。②自立的条件与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内在因素、外在环境因素以及个人修行因素三种。③不少学者强调自立是个体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和结果。④文献中与自立关系最混乱的概念依次是自强、独立、自主、自尊、自信。⑤目前还没有学者给出有效的自立评价方法与指标。最后,对自立的实质、自立人格的结构、自立研究的现状与发展以及自立研究的意义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郑伟 《哲学研究》2012,(2):16-21
<正>随着启蒙理性在西方社会主导地位的最终确立,人们认识世界的方法论原则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即从神学主导的思维方式转向了科学、理性主导的思维方式。然而,在20世纪上半叶中,西方  相似文献   
7.
历史上,康德第一次较为清晰地指出所有语句要么是分析语句要么是综合语句,同时给出了划分分析性语句与综合语句的依据,并明确认为分析性语句是不扩展知识的。康德给出的区分分析与综合语句的依据会带来明显的问题。弗雷格继承并发展了康德对于分析性观念的基本想法,在《算术基础》一书中给出了自己的对分析性命题的刻画,尝试论证算术真理是发展了的逻辑真理、是分析性命题相。相较于康德对分析性命题的刻画,弗雷格的刻画有明显的优点,克服了康德的定义带来的几个明显问题。同时,弗雷格也明确反对康德的分析命题并不扩展知识的这一想法,尝试着指出在一种意义上分析命题是扩展知识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