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早期启蒙论的代表人物萧萐父先生以构建中国现代性为问题意识,走进16世纪以来中国历史深处,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对近四百年的学术思潮、社会风习、价值取向、审美趣味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认为中国有着自己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进而提出这一启蒙运动是中国走向现代的历史根芽和结合点。只有以这一历史结合点为逻辑起点才能真正寻求到中国现代性的源头活水。本文立足于唯物史观试图在更为广阔的学术背景下重新审视这一理论学说。通过追寻萧先生早期启蒙说的问题意识和内在理路,以对话的视角来分析早期启蒙论的理论特质以系统阐释这一理论的历史内涵和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2.
薄雾法是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达·芬奇的创造,这是绘画界普遍认可的。然而据考证薄雾法早在我国东晋时期顾恺之就已经有论述,其后经梁元帝萧绎,五代的荆浩,清代的笪重光等人进一步完善和拓展,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体系。这套体系较之达·芬奇的实践早了一千多年,因此研究发掘我国的绘画理论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王艺 《法音》2023,(9):53-62
据现有文献记载,我国放生建碑肇始于萧绎《荆州放生亭碑》(以下简称《放生碑》),后世还有颜真卿《放生池碑》、刘筠《敕延庆院放生池碑铭(并序)》、张端《放生池碑》等。《放生碑》对六朝以降放生碑、记与其他诸文体的写作,具有一定的先导意义。目前学界对于《放生碑》的考察主要集中于佛教放生、宗教民俗、动物保护等领域。然而,在此之中,《放生碑》多以文献例证的形式出现,用以说明当时已经出现放生现象,一些认识甚至存在讹误。[1]这表明对于《放生碑》的理解尚待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4.
回归内在疗法是一种源于心理动力学的心理治疗技术,以提升来访者自尊与自我价值感、减少自怨自恨、增强自爱与自我抚慰的能力为工作目标,强调自我关爱是心理成长与康复的重要机制.很适合在中国应用.  相似文献   
5.
6.
<黄帝内经>认为神是先天之精(生殖细胞精)与后天之精(营养物质)相互作用的产物,是精这种物质的动态形式,是人体机能活动状态,包括魂、魄、意、志以及思、虑、智等.  相似文献   
7.
回归内在疗法是一种源于心理动力学的心理治疗技术,以提升来访者自尊与自我价值感、减少自怨自恨、增强自爱与自我抚慰的能力为工作目标,强调自我关爱是心理成长与康复的重要机制。很适合在中国应用。  相似文献   
8.
勾稽齐国境内出土亚醜、册融、纪国、叔龟、画、小臣传、师、过、斟、鄩、上曾、鲁、铸、陈、蔡、曹、淳于、宋、商丘叔、蔇、陬、吴、越、燕、韩、赵、魏等二十七国族百数十件带铭文的青铜器。铭文篇章所涉疆域东起自海,西抵周原,南达荆楚吴越,北逾燕赵山戎。藉对相关铭文内容酌为诠绎,以揆度每历史时期齐与列国之间文化交流趋向与融合之态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