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说一切有部的色法-空间理论在学界一直备受批评,批评围绕所谓极微造色说(量)与大种造色说(质)之张力展开。现有的教理学辩护尚未完全回应对方质疑,基于教理的进一步哲学阐释才能彻底回应此问题。剋实而言,有部之极微并非均质空间的单位量,而是相对对碍空间的呈现者,大种也非常一之质,而是生成此相对空间之力。加之极微与大种所展示的感受、行动维度,有部的空间理论实际上既远离了量质分离之批评,也提供了深刻的哲学洞见。  相似文献   
2.
9.1 总评: 在我们任何人看来,两个矛盾的命题,如S是P,和S不是P,一定有一个是真的,另一个是假的。决不能同时都真,或同时都假。在中观派的论证中,常看到这样的推论,既然S是P,所以S不是P。这看起来多么荒唐可笑。  相似文献   
3.
印顺 《法音》2006,(11):17-19
一、善财与福城“华严法门”中,以善财童子访问善知识为因缘,阐明菩萨行,一生精进而入普贤地的,是〈入法界品〉。西秦圣坚所译的《罗摩伽经》,仅是一小部分。唐般若所译的《大方广佛华严经》四十卷,是〈入法界品〉的别译。般若所译的内题《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经后记说“:《大方广佛华严经》百千偈中,所说善财童子亲近承事佛剎极微尘数善知识行中,五十五圣者善知识,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1]入不思议解脱境界”,就是《大智度论》所说的《不思议解脱经》;也就是“入法界”。〈普贤行愿品〉,是这一品的品名,但一般流通…  相似文献   
4.
极微是部派佛教中说一切有部(以下简称有部)非常重要的基础理论。大乘中观派以及瑜伽行派都不认为极微是实有的,从而否定有部三世实有,法体恒有的实有观念。可以说,极微观是大小乘空有之争的焦点所在。因此全面公正地认识有部的极微观是正确理解佛教各派思想特征的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