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0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7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比较分析异维A酸组和维胺酯组治疗痘疮的临床疗效、费用和不良反应,于服药前后观察疗效、不良反应和相关费用.结果显示,异维A酸组治疗痤疮起效快.在治疗中度痤疮,两组总体疗效、医疗费用相当,但雏胺酯组不良反应较轻.而在治疗重度痤疮方面,异维A酸组临床疗效较维胺酯组高,且医疗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2.
最好的比较哲学不仅是(狭义上的或描述性含义上的)比较.根据近来在《两条通往智慧之路?--论中国哲学和分析哲学传统》这一文集中提出的三种看法,它(即创造性的比较哲学)应当致力于"整合"、"挑战"或"探求真理".  相似文献   
3.
教育与宗教相分离是政教关系中的重要内容,因教会介入公共教育而带来的争议贯穿现当代政教关系史。中西方因历史文化和宗教传统不同,政教关系大不同。历史上的中国,"亚细亚生产模式"培育出"大一统"中央集权型体制,形塑为国人"修、齐、治、平"的家国情怀;"敬天法祖"的"家天下"宗法制度和政治伦理格局,配以"敬鬼神而远之"、"重今生轻来世"的现实功用型人本主义理念,使得儒释道信仰成为维护皇权的教化手段;虽有多神崇拜和泛神化信仰形态的长期浸润,但屡遭"毁佛灭道"、"灭洋"、"非基"和"破除迷信"运动的冲击,从根本上堵塞了宗教发展为中华文化主体的历史路径。这既使泱泱中华难以熔铸出"一教独大"的宗教情怀,也使中国免于陷入西方式的宗教狂热。中国秉承史上"政主教从"、"教用于政"的政府管控宗教模式,日趋多元的文化生态及政教关系诸问题正冲击国人的理念,考验执政者的智慧。  相似文献   
4.
杜雏运先生的《史学方法论》一书,自出版以来受到了学术界的一致好评。其修订增补版是先生经过多年研究,在原书基础上所做的修改与完善。本文试从文章结构框架、内容思想、意义影响三方面来分析先生著作,以便更好地理解中国的史学理论与方法,并指导中国史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荀况与庄周思想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荀况与庄周分属儒家、道家两个学派。他们之间的思想差异是很大的。本文仅就二人之间的学术观点、天道观、人生态度加以辨析。他们虽分属儒、道两家,但从庄子无为思想的形成及其作用看,与儒家的安贫乐道思想相一致,所以儒道两家思想具有互补性,在传统文化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中国医疗保障体制的选择、探索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申曙光  马颖颖 《学海》2012,(5):83-89
关于中国医疗保障体制的选择问题,近年来始终存在着“全民医疗保障”和“全民免费医疗”之争.本文通过比较分析二者的内涵与特点,指出中国目前还不具备全民免费医疗的实现条件,医疗保障的发展之道在于“全民医疗保障”;经过多年的探索,我国的医疗保障体制正在朝这一方向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与难点;文章对这些问题与难点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完善公平、普惠、多层次全民医保体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领导的改革与邓小平领导的改革成效有较大差异,但是两者在一些基本原则问题仍然存在着共同点,一些改革实践过程的差异点也有着各个方面复杂的原因。因此,比较毛泽东、邓小平改革思想,对于总结历史经验,了解两者继承、发展的关系,进一步指导我国社会改革实践,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课题组 《学海》2011,(3):148-154
近年来,随着金砖四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与对外经贸的迅猛扩张,金砖四国内部联系逐渐加强。经历了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金砖四国经济率先复苏,且对外贸易量开始回暖,在此背景下,研究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的贸易发展对于中国经济与贸易的进一步增长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利用2005-2010年的数据首先分析了近年来中国与这三国的贸易趋势变化,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与三国的贸易比较优势,最后进一步探讨了中国与三国的贸易互补性,以求探寻中国与三国之间的贸易潜力。结果表明中国与巴、俄、印三国的贸易互补性都比较高,中国与三国的贸易有利用发挥中国的比较优势,在后危机时代贸易保护行为频繁的今天,促进中国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9.
跨期选择是对不同时间点的得失的权衡与选择。伊索寓言《蚂蚁和蚱蜢》假借群居型昆虫的跨期选择偏爱暗喻投资未来的慢策略比只顾眼前的快策略更利于生存。用跨期选择领域通用的语言解读这一寓言便是:选择大而迟选项的蚂蚁比选择小而早选项的蚱蜢更可能扛过严冬而生存下来。为了探索何种跨期选择策略更有助于我们扛过疫情,本研究调查了亚非欧美大洋洲这5大洲18个国家共计26355名受测者对混合得失双结果的跨期选择偏爱,测量了人们平时和疫时跨期选择偏爱的变易程度(2类变易的程度指标),以及人们自评的扛疫成效。跨文化比较结果的主要发现是:不同通货的选择变易程度(指标1)和不同时期的选择变易程度(指标2)能联合预测中国/新加坡文化圈国民的自评扛疫成效;不同时期的选择变易程度(指标2)也可以单独预测印度/马来西亚/菲律宾/尼日利亚文化圈国民的自评扛疫成效;这2类选择偏爱变易的程度指标不能预测其他文化圈国民的自评扛疫成效(或者预测方向和假设相反)。基于易经“穷则变,变则通”的要旨和跨国比较的发现,我们认为:面临历史危机时善于变通的特长抑或成就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竞争优势;在应对危机时,与中国文化距离越相近的国家或民族抑或也能...  相似文献   
10.
智力超常与常态学生技术创造性思维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采用“中—德技术创造跨文化研究”的创造性思维测验,对134名智力超常和常态学生作了集体测验,着重考察了超常与常态学生在创造性思维、思维的独创性(新颖性)、灵活性、流畅性和精细性,及心理折叠和问题解决等方面的反应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