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杜甫的诗作被称为“诗史”,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他的诗作中有着强烈的生命悲感,主要源自他对国家命运、人民苦难的忧患,也源自壮志难酬的苦闷。对于杜甫诗英译的分析,后人多把研究的重心放在其创造的山水诗当中,而鲜少关注其他五言律诗的英译。本文旨在许渊冲“音美”“意美”“形美”的翻译美学理论指导下,赏析杜甫《佳人》DavidLunde和WitterBynner两人译本的得失。  相似文献   
2.
"范蠡舟偏小,王乔鹤不群.此生随万物,何处出尘氛."这几句诗出自杜甫的<观李固请司马第山水图三首>之二,而李白也曾有"吾爱王子乔,得道伊洛滨"的诗句.  相似文献   
3.
4.
审丑意象应成为与审美意象对立存在的美学术语,中国古诗存在大量的审丑意象,审丑意识浓郁.以中国古人审丑意识为依据,审丑意象可分为以丑刺恶型、以丑抒愤型、以丑谐谑(调侃幽默)型、以丑衬美型、美丑互化型、以丑为美型等几种主要的意象.  相似文献   
5.
竹影临风     
正自古以来,竹是国人至爱,尤其是文人,爱竹成癖者比比皆是。大诗人杜甫寓居成都浣花溪畔时,曾手植修竹无数,冬夏青翠一片,而今成为一大名胜;"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就出自北宋文学家苏东坡之口,就连《红楼梦》中的才女林黛玉也认为有竹为伴才是最佳选择,当她和宝玉商量搬进大观园住在哪里好时,她说"我心里想着潇湘馆好,我爱那几竿竹子,映着几道曲兰,比别处清幽"。我不是文人也不是才女,心里却装着一片竹林。乡下老屋至今尚存,就在庭  相似文献   
6.
许生五台宾,业白出石壁。余亦师粲可,身犹缚禅寂。何阶子方便,谬引为匹敌。离索晚相逢,包蒙欣有击。诵诗浑游衍,四座皆辟易。应手看捶钩,清心听鸣镝。精微穿溟,飞动摧霹雳。陶谢不枝梧,风骚共推激。紫燕自超诣,翠驳谁剪剔。君意人莫知,人间夜寥阒。五台山又称清凉山,是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佛教文化的宝库,相传为文殊菩萨应化道场。五台山佛教在经历了北朝、隋代的发展后,到唐朝进入了全面兴盛阶段,寺院林立,僧人众多,文殊信仰遍及天下,当时“天下学佛道者,多宗旨于五台”。〔1〕在五台山佛教蓬勃发展的同时,位于今山西省中部交城县西北石…  相似文献   
7.
孔孟思想的核心是“仁”,是对人的尊重和关怀。孔孟的仁政思想,是以爱人为中心的。杜甫是孔孟思想的继承者和实践者。杜甫“恻隐仁者心”的儒家思想,是他对苦难中人民的深切同情。杜甫最可宝贵的,就是身处逆境,却情系国家,心想人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