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对我国传统村落公共空间不同时期的演变进行分析,结合桃坪羌寨的实际案例,提出只有加强村落文化建设,以村民为主体,整合多方资源,才能更好地激活村落公共空间的活力,促进村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我国乡村古桥是建筑技艺与文化艺术的载体,在中华历史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随着时代发展,部分古桥无法顺应社会飞速变迁而逐渐荒废,如何使其融入现今社会,并使其持续发挥文化传承的作用成为当务之急。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古桥的保护与活化得到了重视,通过对湖北省咸宁市桂花镇刘家桥村上二桥周边进行景观微改造,实现乡村古桥的保护与活化,使人们的乡愁得以留存,使古桥文化得以传承。  相似文献   
3.
刘紫云 《美与时代》2023,(2):129-131
黑龙江流域少数民族传统村落文化遗产丰富。依托数字化技术加大对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力度,有利于优秀民族文化成果的保留,更有利于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对黑龙江流域少数民族传统村落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意义及策略进行阐述,以促进传统文化保护与管理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卢晴 《美与时代》2022,(8):122-124
家园是我们栖居于大地之上的物质载体,是我们存在于世界之中的空间形式,对家园的塑造,即对人之存在方式的塑造。通过对安徽省黟县西递镇西递村传统人居环境营建的研究,探析传统人居环境设计的表现方式及规律,挖掘其理念内涵,提炼出其物我一体、道器并举、观物取象、游目骋怀、因地制宜的现代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5.
从云南大理下关驱车沿关巍路向南盘山行进,一路苍翠、满目葱茏,美丽的景致让人犹在画中。行驶约30公里的路程,我们就到了被誉为"红河源头第一镇"的巍山县永建镇,我们寻访的古老回族村落——东、西莲花村坐落在永建坝子中央。  相似文献   
6.
汽车驶出拿撒勒不远,我和我的阿拉伯朋友索非来到迦拿(Cana)。迦拿是希伯莱文,意为“芦苇”,它是以色列加利利湖畔的一个小村落,也是耶稣行第一个神迹——把水变成酒的地方。 索非把车停在的一座小山腰上,向前一指,说:“那里有一处圣地”,随后去干他自己的事。我茫然地朝前走着,碰到一两个人,就问“这里有教堂吗?”他们马上指着十几米处远的一个院子,说:“在哪儿”。  相似文献   
7.
王迪 《美与时代》2014,(11):20-20
目前传统村落民俗旅游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传统村落街巷空间作为传统村落意象的一个承载体,在乡村旅游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以发展旅游为目的的前提下,村落街巷的空间尺度与功能关系则成为村落保护与开发的重要关注点。  相似文献   
8.
血小板的活化与活化的血小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小板的活化与活化的血小板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瞿文生第一军医大学研究生(510515)朱智明 血小板是最晚被发现的血液细胞。19世纪中叶,随着显微镜的改进,不少学者已观察到血小板,但被认为是白细胞片或纤维蛋白颗粒。1878年Hoyem确...  相似文献   
9.
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既是一个理念,也是一种方法,其是指在村落建设中,既要有符合村落发展现状的现代化村落规划模式,又要有展现村落地域特色的风貌环境。这一原则不仅可用于对村落发展现状的评估,也对村落改造有着重要的规范意义。以三江侗族自治县程阳八寨景观改造为例,从现代景观设计理念的角度出发,解析传统村落景观改造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并从科学性和艺术性中包含的人性化设计、可持续发展设计、地域性设计等方面讨论具体改造思路。  相似文献   
10.
郑炜 《美与时代》2024,(2):118-121
园林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与进步的重要体现,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园林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活化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手段和创新空间。在分析浙江南宋园林文化遗产现状的基础上,揭示园林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活化的必要性,阐述针对性的数字化保护策略与方法,进一步提炼包括数据采集与整理、处理与分析、展示与互动、存储与传播四大板块的园林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技术路线,最后构建出以数字呈现、数字体验、数字文创、数字共生四种模式为核心的南宋园林文化遗产数字化活化路径,为浙江南宋园林文化遗产在数智时代的保护和活化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