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2022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李道纯,字元素,号清庵,别号莹蟾子,都梁(今湖南武冈县)人,或云仪真人、盱眙人。约为宋末元初时人~①。其著述甚丰,计有《太上升玄消灾护命经注》、《太上大通经注》、《无上赤文洞古真经注》、《太上老君说清静经注》、《全真集玄秘要》、《道德会元》、《中和集》、《三天易髓》等。其门人还辑有《清庵莹蟾子语录》六卷。《玄教大公案序》曰:“清庵李君得玉蟾白真人弟子王金蟾真人授受,为玄门宗匠,继道统正传,以袭真明,亦多籍见行于世。”~②其《中和集》卷五亦有“密意参同白玉蟾”句~③,可知李道纯为金丹紫阳派之嫡系。但…  相似文献   
2.
小议修真     
"修真"是道教学问的总枢.对于道门中人而言,修真乃务道第一件大事."超凡人圣,得道成仙",即是修真之果证.故道门常将修道称之为"修真",将修道有成的高道称为"真人"或"高真".如南华真人庄子就称老子、关尹子为"古之博大真人".当代道教两大宗派(即正一、全真)均将"修真"作为立教本旨.可以说,"修真"是涵盖道教全体大用的核心理念.本文拟从"务道原真"、"立教本旨"、"返本开新"三个方面略作阐述.  相似文献   
3.
李道纯的内丹理论,融会儒道释之真性本体论,提出阴阳动静乃大道之本的主张。在此基础上,以守中致和的虚静之道为基,开内丹中派之法脉。  相似文献   
4.
李道纯是元代著名高道 ,对他的研究也颇多。本文从其著作入手 ,试从美学角度重新梳理了他的思想 ,认为他的美学思想有以下三点 :一、力倡中和之美 ;二、道的审美特征 ;三、超越精神。  相似文献   
5.
李道纯的丹道易学独具特色,"常易"与"变易"确立起体用兼备的易学思想框架,对卦爻象的运用使内丹"药物"与"火候"的真正含义得到了详尽阐释,"三家相见"的内丹修炼论使得魏伯阳以来的"三五与一"思想有了清晰完整的理论形态.  相似文献   
6.
李道纯内丹心性论具有浓厚的三教合一特色,他特别推崇禅宗的明心见性思想,将其运用到内丹心性论的理论建构中。无论是对于心性内涵的理论阐释,还是对于心性修炼的功法解读,亦或是对于心性教化的旨趣论述,李道纯的内丹心性论都体现出了圆融三教的成熟性和系统性。以比较研究为视角,从即心即佛与即心即道、明心见性与性命双全、顿悟成佛与顿修成仙三个方面来研究惠能与李道纯心性论的异同,以期能够较为客观地揭示出禅宗心性论对于道教心性论发展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7.
清庵莹蟾子李道纯元素,生当宋末元初,都梁(在今江苏盱眙县东南五十里)人,一生好道,著作甚富,要以传易老。于易著有《三天易龙》,其后于老著有《道德会元》,此书自序于至元庚寅(1290年),基本私淑白玉蟾之注老有禅机。师王金蟾则为白玉蟾之弟子,故实当南宗七祖。翌年辛卯(1291年),元诛相歌而全真厄解。有全真道者来访李(未言姓名),交谈殊洽。  相似文献   
8.
一、生平事迹 李道纯的生平,由于史书上没有完整的记载,所以,一切有关他生平事迹的记述都说"不详",这给李道纯的研究者留下了一个难题,一个时代并不算很久远、著述宏富、被称为"真人"的道教学者,为什么就没有他的生平与学术的完整记载?这甚至不如生活时代早于他的全真祖师们.我们可以看到重阳、丹阳、玉阳、长春等人的比较完整的生平记载,而号称全真道士的李道纯怎么反而没有类似的记载呢?同样,这种不知所从来、不知所终的行迹,也给所有想了解他的人们留下了更为神秘的印象,似乎历史上的道家及隐者都是如此.其实,这是一个难以自洽的矛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