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都市第十一幼儿园创建于1921年,是武侯区教育局直属的,拥有国家级“双语课题实验园”的一所公办一级园.幼儿园曾先后获得“成都市一级幼儿园”、“成都市学前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武侯区教育督导表彰单位”、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学前双语教育师资培训研究”优秀实验幼儿园、全国学前教育研究学会“十一五”课题“婴儿家庭游戏材料的利用与指导策略研究”实验幼儿园、第四届星星火炬双美杯少儿英语风采展示团体赛特等奖等众多荣誉称号.同时,幼儿园也培养出省优秀教师,市青年优秀教师、教坛新秀,区特级园长、优秀园长、优秀教育工作者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2.
贾谊本源、本体论具有三个显著的特点:多元性,秩序性,"源"、"体"、"用"贯通性。多元性是指事物的本源与本体是由"道"、"德"、"六理"、"六美"等多个要素构成的;秩序性是指"道"、"德"、"六理"、"六美"之间先后顺序、内外层次的逻辑结构,在这个逻辑结构中,缺少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事物就不能产生也不能存在;"源"、"体"、"用"贯通性是指"道"、"德"、"六理"、"六美"在生成事物之时便内在于事物之中而成事物的本体,与此同时,此本体外化为具体事物之"用"。贾谊本源、本体论的这些特点,深受先秦道家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杨维中 《佛学研究》2004,(1):146-159
隋唐时期,道教继续延续了在佛道论争之中建构自身心性思想的历程。特别是唐初佛道论争所提出的问题,对于日后道教心性论的形成与成熟起了推动作用。两次佛道争论高潮中涉及的问题很多,本文仅对于唐初佛道论争所涉及的心性思想方面的内容作了分析,认为二教对于“道”与“道体”范畴的不同理解以及对于“道法自然”、“道生万物”等本体论、本源论命题的不同看法,不能不说与佛教思想的激发及其佛道争论的刺激有重要的关联。特别是佛教心性论只是道教思想家进行思想创造的“前理解”与诠释背景,他们的诠释对象仍然只能是道教及其道家思想传统,因此,道教心性论思想的若干命题即便是与佛教的相关部分非常相似,但其基本精神仍然是道教的。换言之,佛教心性论影响道教心性论的最大者其实是哲学方法,而非简单的名词与命题的移植或模仿。  相似文献   
4.
群己伦理是儒学的重要议题,以本源之本与本末之本为例,孔子相对重视整体的倾向使之更多地与本源之本相关,而孟子相对重视个体的倾向使之更多地与本末之本相关。孔孟在此有所差异,孔子立场的合理性相对较多。  相似文献   
5.
一、康德美学思想与近代及其之前美学思想的关系 康德是近代美学的主要开拓者,在美学史上,其美学思想有承前启后的特点.在与前人美学思想的关系问题上,有一个共识就是有博克、卢梭、休谟、夏夫兹别里等对其影响很大,在其基础上康德形成了其前期批判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6.
能超 《中国宗教》2018,(9):37-39
佛教素有慈悲济世、自利利他、自觉觉他之精神。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在四众弟子的积极参与下,江苏佛教界坚持抵制佛教商业化行为,回归佛教文化本源,开展各项慈善活动,取得了显著成绩,如在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日本福岛地震慈善赈灾以及“佛教慈善月”“宗教慈善周”等活动中,均可见江苏佛教界的善行义举。  相似文献   
7.
唐宋以后,佛教各个宗派大都衰微,惟有禅宗盛行。元代,临济宗作为禅宗的主要派别,不仅保持宋以来丛林禅学的特点,而且对传统禅法有所发展,使禅宗保持了生机和活力。尤其是南方的破庵祖先禅师(1136-1211)一支,思想活跃、法脉昌盛,在元代禅宗中影响最大。高峰原妙禅师的禅法便出于这一支,其得法法脉为:破庵祖先禅师—无准师范禅师—雪岩祖钦禅师—高峰原妙禅师。高峰禅师的参禅得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通过精参力究、穷彻本源而得以成就。  相似文献   
8.
伦理的价值本源:宗教还是血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伦理的价值本源回答的是伦理价值合理性的来源问题,它需要具有神圣与不朽的特性.虽然中西方伦理都认识到这一点,但在究竟设定什么作为价值本源的时候却分别给出了宗教与血缘两个不同的答案.基于对宗教本质的剖析以及与血缘的对比,得出的结论是血缘比宗教更适合担当伦理价值本源的重任.  相似文献   
9.
任强  丁利 《现代哲学》2012,(1):83-91
儒法在“道统”“政统”“法统”上的合流,直接造就了中国历史上横亘上千年的正统法哲学,正统法哲学成为解读和评判其他法哲学流派的标尺,由此道家法哲学沦为旁支或者另类,对其过度诠释、误读、贬损比比皆是.正统法哲学的基础是本源法哲学,它从本源论上的现象世界来讨论问题,其“天”和“道”都是人的主观意识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总结,其法哲学成为君王治理现象世界的理论指南和为王权合法性辩护的工具;而道家法哲学则从本体论的角度超越现象世界回答其本真问题,否定主客观之间的对立,批判一切经验世界的有为法则,指出其相对性和局限性以及由此造成的弊端,这种法哲学对于人类反思现象世界的缺陷和构建本体论意义深远,但是对集权统治来说甚少利用价值.道家法哲学被驳难和误读,不仅发生在中国传统历代王朝,甚至延续到今日.那些囿于个人立场、观念的过度诠释往往掩盖了道家法哲学的精髓和精彩,只有厘清这些误解、误读,才能让更多的人受益于道家法哲学的智慧之光.  相似文献   
10.
在某种总是比本体的存在之努力更加久远、比各种开端和原则更加久远的责任中,在无-本源的东西中,自我回归自身,对他者负责,是对于一切人而言的人质,在自己的真正非-可交换性中替代所有人。它是某个对于所有的他者而言的人质。因为最终并且首先,我甚至为他们对我的责任而负责。作为那个自我,我是一个支撑着那个"充满所有东西"的宇宙的人。这种先于存在和诸实体的责任或者言说,并不被本体论范畴说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