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运用个案研究方法 ,从人类理性的角度分析了企业在不同的生产经营条件下的目标设置方式 ,发现不确定性和目标难度对管理者的目标设置过程有很大的影响。在确定的 ,且任务较容易的情况下 ,目标设置是以一种与理性期望模型相一致的方式进行的 ,而在高度不确定的条件下 ,管理者则倾向于采用渐进适应的模式设置目标。对管理者的经营活动作进一步深入的分析发现 ,在高难度的任务目标情景中 ,决策者更多地从战略的层次 ,而不是从具体的层次上寻求实现目标的途径 ,从而提出了目标难度与实绩的“策略搜索层次”假设  相似文献   
2.
低头行为指的是线下社会互动时个体因使用手机而冷落社交对象的行为。目前关于低头行为研究最多的是伴侣低头行为。文章在剖析伴侣低头行为内涵之外,分析了伴侣低头行为带来的影响,并从期望违背理论、社会交换理论和相互依赖理论三个视角阐释伴侣低头行为发生的理论机制。总体上,基于现有研究我们认为未来可以从深化作用机制和探索跨关系研究(亲密关系—亲子关系)两个方面进行伴侣低头行为对亲密关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大学毕业生的职业期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6  
本研究对当代大学生职业期望所包括的关键因素以及各因素之间的结构模式进行了深入分析,从职业动机、自我意识、环境意识以及个人的职业发展计划等多种不同角度对影响职业期望的因素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当代大学生职业期望的初步模型".  相似文献   
4.
优化努力的分配, 最小化努力成本和最大化收益是各个领域的关键问题。本文梳理了基于努力的决策(effort-based decision-making)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讨论了努力的两面性:固有成本和潜在价值。通过拓展控制期望价值理论(Expected Value of Control, EVC), 本研究探讨了影响努力的非社会与社会因素。探索人们何时以及如何付出努力的计算神经机制, 有利于理解与促进社会互动中的努力行为, 以及为干预精神疾病中动机缺失症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七成家庭有亲子问题 天津市教育科学院孟育群教授所带领的课题组历时十多年的关于亲子关系与家庭德育的系列研究结果显示,目前天津市七成以上家庭亲子关系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这主要体现在四种类型:对孩子成长与前途等过分不安型的父亲和母亲人数分别占总调查人数的70.5%和89.2%,对孩子学业、升学目标期望过高的奢望型父母分别占67.6%和79.9%,过度溺爱型父母分别占52.7%和66.5%,过分干涉型分别占42.7%和65.8%。从这组数据我们看出,母亲的程度都要超过父亲,此外,不安型和奢望型是亲子关系中最严重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期望反应模式是认知诊断分类的类中心,确定了诊断范围中属性及其层级关系后,类中心的数目由测验Q矩阵决定.类中心应该是完备的,即理论上有多少个知识状态就应该有多少个类中心,这涉及评分方式、Q矩阵设计、Q矩阵评价与修改、认知诊断测验如何实施等问题的讨论.重点给出多级评分认知诊断测验不同属性层级对应的完备Q矩阵设计的例子和罗列了Wang等人(2013)的Q矩阵修改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天父更爱你     
高洁 《天风》2002,(8):48-49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理想。特别是年轻人,更是希望有一天能飞黄腾达,事业有成。我作为一个22岁的传道人,也曾经有过自己的理想,但那个理想并不是传福音,而是要赚50万,要过富足的生活。我也曾经为我的理想去追求,期望美梦成真也曾经为我的理想去吃苦,期望苦尽甘来,  相似文献   
8.
组织中心理契约违背理论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1 什么是心理契约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 ,雇主和员工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纸契约就能完全包含的 ,而且由于环境、组织和个体的动态变化 ,雇佣关系也不可能全部通过契约加以明确规范。然而企业和员工却常常能找到决策的依据 ,并且各自行为常常具有相互可预测的特点 ,如同有一纸契约在加以规范 ,这就是心理契约。早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 ,Argyris、Schein、Kotter等都对心理契约下了定义。如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E H Schein对心理契约下的定义是企业能清楚每个员工的发展期望 ,并满足之 ;而每个员工也为企业的发展做出全力奉献 ,因为他们相信…  相似文献   
9.
采用问卷法,对小学3~5年级179名高自控和188名低自控儿童的控制归因、自控期望特征进行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高自控儿童易做内归因,低自控儿童易做外归因;随年龄增长,儿童内归因的准确性提高;男生比女生更易采用外归因,内归因的性别差异不显著。(2)高自控儿童自控期望高,低自控儿童自控期望低;随年龄增长,儿童的自控期望增强;各年级男生都比女生自控期望低,儿童中低自控男生自控期望最低。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内容激励理论与过程激励理论的概述,并阐述了期望理论的主要内容和特点,结合中国直销企业的特点和直销运作的模式,把期望理论运用到直销过程中,并提出4种激励的原则,它们是:(1)激励要因人而异,随机制宜,有针对性的采取不同的激励目标;(2)激励需要持之以恒,坚持学习的原则;(3)物质的激励与精神的激励相互结合;(4)知识与能力的激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