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从地下到地上,厂子越办越好北京阿依莎穆斯林服饰厂,创建于1991年1月。建厂之初,厂名叫“北京伊静服饰用品厂”,是国营单位为支持职工家属就业而创办的“三产”企业,期限为3年。3年后——1994年9月,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北京伊静服饰用品厂”按规定重新登记,在主管单位建议下,变“‘三产’企业”为“民营企业”,正式更名为“北京阿依莎穆斯林服饰厂”。其实,原来的“单位支持”和“‘三产’企业”, 只是挂靠一个国营单位,从事自负盈亏的生产活动。由于支持力度有限,企业自筹资金, 起步便一头扎进了地下室——…  相似文献   
2.
服饰作为一种“深深根植于特定文化模式中的社会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发展与变化是与社会背景相对应的。作为拥有几千年文化的服饰大国,中国服饰文化的发展与国际服饰文化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通过对我国服饰文化发展变化脉络及与世界服饰文化的关系的梳理,研究我国当代服饰文化发展的背景,对我国服饰文化的发展及服饰文化品牌创建提供一些粗浅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民族传统服装图案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民族心理,民族文化具体的、审美的展现。现代服装设计师们通过汲取传统服饰的艺术符号,在古典中融合现代,展现了民族服饰图案广泛的运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瑶族人民自古"好五色衣裳","服章多用斑布为饰",瑶族服饰所用的衣料是自纺、自织、自染的棉、麻布,上面装饰有花边、丝绒、绒线、银饰和料珠,显得五色斑斓。无论刺、绣、镶、染,其物态形式均已成为一种的文化符号,表达了瑶族的生活意趣和特定的文化意蕴,在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将瑶族服饰的纹样作为图案设计课程的一项重要教学内容,对于研究和利用本土文化资源优势,形成独特设计教学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程轶 《中国宗教》2022,(11):80-81
对道教服饰的制度规定开始于南朝宋,此后不同朝代道服的规格略有不同。总体而言,道教服饰延续了中国古代汉族服饰的传统,汲取了儒家礼制文化,反映了道教自然、朴素的美学思想,是道教伦理思想最直观的体现,是对道教哲学“服饰化的表达”。一、道教服饰的发展过程道教服饰是指道教徒的衣着穿戴,又称“法服”“道服”“道装”等,属于汉族传统服饰系统。道教服饰保留、延续了中国古代传统服饰的传统,同时又结合道教思想元素,体现了一种独特的服饰文化。  相似文献   
6.
在黔东北沿河、德江、印江、思南土家聚居区,吃酒是土家人常挂在嘴边津津乐道的口头禅。土家族的婚丧嫁娶、立房建屋、生儿育女、尊堂福寿等都要请酒(摆酒席),可以说吃酒已成为土家族生产生活中独特的文化现象,是土家族风物人情的集中表现。  相似文献   
7.
后奥运时代来临,中国同世界各国的竞争变为了文化的竞争。在奥运留给国人的激情中,国人感知并体会到传统文化的感召力,从心底深处迸发出一种中国情结。我们应通过对中国情结这一大众意识形态对中国民族服饰文化传承的推动作用的发掘,将民族服饰文化传承这一课题在新的时期所具备的意义明朗化,从而抓住契机,续写中国民族服饰文化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8.
《中国道教》2001,(4):36-36
福建闽东地处山区 ,经济落后 ,各宫观都以务农和手工业加工自养。为此 ,福安市棠发洋鹤山道观陈幼英道长和柘荣县城郊下村灯火山清阳观林美菊道长 ,近年来组织道众开办清鹤道教服饰厂 ,为海内外道教宫观制做传统服饰。经过几年的实践 ,现可制做大袍、大褂、小褂、红法衣、十方鞋、白袜、混元巾、汉装、灯笼裤、八卦旗、四象旗、八卦袋等二十多个品种。各地宫观如有需要服饰 ,具体事宜请来函与福建省福安市城北棠发洋鹤山道观廖信杰联系闽东道众开办道教服饰厂  相似文献   
9.
明清时期新疆地区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服饰。由于各民族分布区域不同其服饰也呈现出不同风貌。直领袷袢、大襟绣花外衣、窄袖束腰袍服等都是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服饰。  相似文献   
10.
非语言交际是跨文化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非语言交际有自身的界定和特点,它包括手势、身势、面部表情、空间的利用和组织、时间观念、服饰、目视行为和触摸,探讨服饰文化在非语言交际的含义和作用,能有效避免跨文化交际障碍,能更好地诠释服饰文化在非语言交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