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勺社火脸谱纹样的符号学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陕西马勺社火脸谱是脸谱艺术中的一枝奇葩。它集艺术、文化、实用、经济价值于一体,同时也体现出现代农民艺人的风采。因此它的内在价值已远远超出了它自身的符号特征,而具有更深更广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从地下到地上,厂子越办越好北京阿依莎穆斯林服饰厂,创建于1991年1月。建厂之初,厂名叫“北京伊静服饰用品厂”,是国营单位为支持职工家属就业而创办的“三产”企业,期限为3年。3年后——1994年9月,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北京伊静服饰用品厂”按规定重新登记,在主管单位建议下,变“‘三产’企业”为“民营企业”,正式更名为“北京阿依莎穆斯林服饰厂”。其实,原来的“单位支持”和“‘三产’企业”, 只是挂靠一个国营单位,从事自负盈亏的生产活动。由于支持力度有限,企业自筹资金, 起步便一头扎进了地下室——…  相似文献   
3.
道教服饰,亦简称"道服",是指以"道"为核心理念而构设的服饰类型。历史上,道教不仅把道服规定为"中华之衣"(《洞玄灵宝千真科》)、"黄帝之衣冠"(《天皇至道太清玉册》),而且确实从服饰的类型、形制、服色等方面,进行了中国化的美学伦理设计,充分彰显出中华文化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4.
宁汇 《四川心理科学》2014,(16):143-143
标志是以单纯、显著、易识别的物象、图形或文字符号为直观语言来代表企业、组织、团体或个人形象。还可以传达丰富的信息。中国的标志设计伴随着改革开放大潮,从最初接受欧美、日本、港台式的设计风格和手段发展到今天,经过中国当代设计师的吸收、消化,从图形语言到表现手法,已经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设计之路,形成了与众不同的设计风格。特别是中国传统图案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融合,蕴涵深厚的文化底蕴并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具有极强烈的民族精神,赋予了标志设计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5.
服饰作为一种“深深根植于特定文化模式中的社会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发展与变化是与社会背景相对应的。作为拥有几千年文化的服饰大国,中国服饰文化的发展与国际服饰文化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通过对我国服饰文化发展变化脉络及与世界服饰文化的关系的梳理,研究我国当代服饰文化发展的背景,对我国服饰文化的发展及服饰文化品牌创建提供一些粗浅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民族服饰最能表现一个民族的审美情趣和文化传统。中华民族众多,其服饰多种多样,体现出各自的民族审美特质。文章从多方面审美特征加以引导论述,以便保持民族传统服饰设计文化的原真性和多样性,对于传承和维护中华民族服饰文化多样性具有重要的表达意义。  相似文献   
7.
吴志福 《天风》2018,(8):43-44
有位姊妹家藏一套祖传茶具,上有"龙纹"装饰。有肢体去她家探访时发现后,就要求她把这套茶具处理掉,因为上面有龙图案,是魔鬼的东西,基督徒不可留。这位姊妹感到很苦恼,不知如何是好。  相似文献   
8.
唐代道教兴盛,道教服饰制度亦日益完善。唐代女冠服饰分为服装和妆饰两部分,以下分述之。 唐代女冠服装 唐代女冠的服装有法服和常服之别。 (一)法服 唐代道教服饰制度进一步完善,衣秩等级日趋鲜明。张万福《三洞法服科戒文》日:“初人道门,平冠黄帔;二者正一,芙蓉玄冠,黄裙绛褐;三者道德,黄褐玄巾;四者洞神,玄冠青褐;五者洞玄,黄褐玄冠,皆黄裙对之,冠象莲花,或四面两叶,褐用三丈六尺,身长三尺六寸。  相似文献   
9.
剪纸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殿堂的瑰丽之花,有着唯美而深厚的审美意蕴。作为地方品牌的灯影牛肉,其包装设计既要有产品设计的新颖性又要有地方文化的独特性,基于剪纸艺术意蕴的四川灯影牛肉包装设计,形式简洁、色彩明快、表现独特,有着浓厚的地域特色和时代气息,同时又赋予了其产品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0.
桑吉扎西  王丹炜 《法音》2013,(3):37-43,73,77
一、扎塘寺的历史沿革扎塘寺位于西藏山南扎囊县城内,雅鲁藏布江南岸,是藏传佛教后弘期著名的道场之一。该寺由后弘期鲁梅楚臣喜饶的再传弟子格西扎巴俄西所建。关于扎塘寺修建的时间,目前说法不一,有说初建于吐蕃时期,也有说兴建于11世纪前后。藏文史料《青史》记载:由(鲁梅派)全体敬仰的格西扎巴俄西所建扎塘寺,其庙堂特别殊胜。在他年届70岁时,岁次辛酉(宋元丰四年,1081年)为扎塘寺奠基,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