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微信朋友圈是人们日常交流的重要载体,将其置于传播"仪式观"理论视阈进行考察,可发现微信朋友圈能实现一定的伦理功能:朋友圈点赞契合用户维护人际关系的需要,朋友圈分享符合用户自我呈现的愿望,朋友圈共享参与后联结的价值共同体一定意义上使用户获得了群体归属感。但微信朋友圈存在的现实隐忧也是不容忽视的:朋友圈点赞实质上是一种浅层交流,其背后隐藏着情感脆弱性危机;朋友圈中自我形象建构蕴藏着的虚实冲突会使个人陷入社交困境;互联网语境中的脱域共同体也会带来价值失真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移动互联网时代,微信的出现颠覆了人们的沟通方式,而点赞作为网络人际之间的互动更是呈现了用户的个人调节与社会认同。本研究采用问卷的方法,对368名微信用户的点赞动机与人格特质的关系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点赞行为有着不同的动机背景,这其中主要是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动机在起推动作用。(2)这其中不同动机的人又有着不同的人格特质,具体而言,严谨性与外向性影响自我认同,而宜人性与开放性影响社交认同。  相似文献   
3.
正"您好,我要1斤小芹菜、1斤纯瘦肉、3盒土鸡蛋。"规模不大的菜市场内,一个学生模样的女孩每天都会手提购物篮,面带微笑地在各个摊点来回穿梭,老练地挑选、采购各类菜蔬。她轻快的身影犹如一只勤劳的蜜蜂,不免引得人们好奇地多看两眼。她叫楼莹莹,是一名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几个月前,她还在为了保住试用期的工作而伤透脑筋,如今却成了居民区家喻户晓的"送菜天使"。她打造的  相似文献   
4.
正小时候,我们最讨厌听大人们说,谁家孩子考了第一,谁家孩子钢琴十级,谁家孩子奥数拿了全国什么名次。对,我们甚至都没有听清楚,那不知道谁家的孩子,到底得了第几名。那是一种莫名的失落感。就好像,生长在一片向日葵花田,自己美美地朝着太阳,花瓣尽开,孩子们跑进这个花田,一起和向日葵们照相,正当向日葵很开心地享受着阳光和孩子们的笑声的时候,其中一个孩子突然说,隔壁有一朵玫瑰花,比你们长得好看。  相似文献   
5.
张姚 《天风》2017,(9):34-36
教会要以审慎而开放的态度来面对微商,积极引导信徒发挥自己的恩赐随着微商在教会的泛滥,越来越多的基督徒开始纠结:基督徒到底能不能做微商?教会要不要抵制微商?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弄明白什么是微商?基督徒职业的准则是什么?一、何谓微商随着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的普及,很多人转而把这个原本用作社交的平台当做商业平台,开始在朋友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