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学习标准分为四个方面:“即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这四个方面的目标是一个互为联系、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必须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相互促进、实现和提高。  相似文献   
2.
彭宽 《美与时代》2023,(2):98-100
过去乡村改造过程中采用的大拆大建的模式不但斩断了乡村文脉,更让乡村失去了原来的生活场景和生命力,进而丧失其独特性。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乡村建设者需寻求能够延续其原有历史脉络、激发活力的方式来对其进行保护性开发。而有机更新理念包含保护和发展这两个既相互矛盾又相互促进的理念。有机更新理念相对于传统改造设计方法更加温和开放,设计方法上讲究扬弃适度,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在乡村古桥景观改造设计过程中,应基于有机更新理念,注重对乡村文脉与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延续,注重对每次更新力度的把控,尽量进行小规模的一次性的更新设计。  相似文献   
3.
G.E.摩尔作为现代西方元伦理学的开创,他在建构其理论体系时所运用的方法不是单一的。而是针对伦理学的不同问题交错运用了直觉方法、绝对孤立法、有机统一原理和分析方法。他的这些方法对于分析伦理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但终因其致命缺陷而使该流派走向衰落。  相似文献   
4.
有机马克思主义的生态伦理观发轫于对现实生态问题的回应和对传统生态理论的反思。它的主要内容有:为了共同福祉,肯定人与自然的整体价值,人对自然负有道德义务;有机的生态思维,关注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关注阶级问题,呼吁解决阶级不平等问题,促使优势阶级担负解决生态问题的责任;长远的整体视野,着眼人与自然的发展走向。它的价值在于超越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倡导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建立生命共同体,为破解当前生态问题提供了新的方法,为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提供了新的生态的道德伦理范式。  相似文献   
5.
绿色技术包含绿色自然技术和绿色社会技术,其价值论基础是人类中心环境整体论.人类中心环境整体论主张以人类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为中心,去处理和解决人类实践性活动中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但有别于本体论和目的论人类中心主义;承认自然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及其对社会系统的"先在性",但又不同于各种形式的自然中心主义.现实中差异性主体特殊的环境需求,也无法否定和消解"人类共同"环境利益的客现存在.  相似文献   
6.
美国哲学整体论思潮发端于蒯因自然主义整体论,迄今在宏观上已形成自然主义与反自然主义两大分形;分形的依据是对黑格尔集大成的西方近代先验哲学的态度,反对者为自然主义,赞成者则为反自然主义.在微观上,自然主义分形囊括蒯因自然主义整体论、哈克温和自然主义整体论和前期库恩科学历史主义整体论等;反自然主义分形包括后期库恩理性重构主...  相似文献   
7.
生物学和生物医学科学中的复杂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自牛顿时代以来,经典力学和还原论一直是科学研究的基石。然而,还原论和决定论无法分析和恰当地解释复杂系统特征性的突现性质。以认识论的观点看,还原论和整体论结合起来才能综合评估复杂生物系统。突现,非线性和自组织等复杂性理论的概念正改变和塑造着生物医学研究范式。还阐述了理解生物系统复杂性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的关系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5  
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的关系问题在20世纪90年代重新成为动机研究的热点。该文综述了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关系的实验研究与理论研究状况。认为实验研究经历了外部动机削弱内部动机、外部动机与内部动机共存、外部动机能够对内部动机产生促进作用三个阶段,研究者的心理学立场是造成分歧结果出现的重要原因;不同的理论模式各有所长,尤其是自我决定理论的新进展“有机辨证元理论”中关于需要的阐述是近期动机研究的亮点,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了对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关系的整合。并提出探讨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具体成分之间的关系,检验特质状态与情境状态中二者的相互作用,及心理需要对情境与动机的中介机制应当成为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分子生物学向何处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还原论在生物学中的危机虽没有物理学深刻,却要广泛得多。仁人志士早已感概万千:分子生物学死了(G.Stent,1970);生物学由概念而不是数学公式组成(E.Mayr,1982);分子生物学还是一门科学吗(J.Maddox)?诚然,走向整体是大势所趋,问题是如何走向。历史的考察有助于见其端倪:生物学经历了分子生物学前的内部还原,前分子生物学的强还原,成熟分子生物学的弱还原,后分子生物学的弱整体(现在  相似文献   
10.
受传统形而上学技术观的影响,技术始终被当做目的或方法而没有自身的动力:一切自然事物都明显地在自身内有一个运动和静止……的根源。反之,床、衣服或其他诸如此类的事物,在它们各自的名称规定的范围内,亦即在它们是技术制品范围内说,都没有这样一个内在的变化的冲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