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江峰 《中国道教》2006,(2):55-56
哲学新视界系列丛书之一《道教科学思想发凡》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初正式出版了。它是厦门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研究所博士生导师盖建民教授十余载心血凝结而成的力作。捧着它,我们能够深切地感受到一种学术思想和人生精神的厚重;透过它那飘着墨香的扉页,我们也能够体察到  相似文献   
2.
谈自办教会     
基督教会从初建到今天已经跨入了第三个千年,从小小的巴勒斯坦发展到成为分布世界各地,融入世界各地文化,进入世界各种民族的世界性的宗教。可每当我们谈论独立自主,自办教会时,还有为数不少的教会中人,自觉这样的教会是变调的教会,是走样的教会,是不纯的教会。更有些人认为自办教会是亵渎教会的至一、至圣、至公,从宗徒传下来的教会的大公性,认为教会本应该是外来模式的教会、千篇一律的教会,中国教会也不可例外成为中国化的独立自主、自办的爱国教会等等。 其实,只要我们少许研读一下圣经,尤其是四福音、宗徒行传和书信,以…  相似文献   
3.
无名与有为     
陈志华 《天风》2011,(9):11-11
圣经中以女子名字冠以卷名的经卷共有两卷,分别是《以斯帖记》和《路得记》。细读《以斯帖记》,就会发现在长达10章的篇幅里,没有一次提及神的名字,倒是一些无足轻重的名字,诸如7个太监和7个大臣的名字,却如数家珍,一个不缺。为何如此重要的神的名字,只字未提,而无关紧要的人名倒一一列举?这种让神名字缺席的撰写手法从未出现在其他经卷中,其中的缘由到底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4.
幸福钥匙     
沙莲娜是美国加州大学的最年轻的讲师,比尔是加州一位年轻有为的律师,新婚还不到一年的他们已经开始感受到了爱情被婚姻包围住以后的枯燥和无奈。但他们都还记得他们浪漫的新婚之夜:  相似文献   
5.
受戒随感     
正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现在回想起我出家这两年的生活,回想出家前在世俗间读书、搞科研的种种经历,感叹一切的一切都如水泡一样,一旦破碎就只留下一堆细小的水沫子,最后连这细沫也一同消逝。往昔的一切既抓不住也找不回,脑袋中只有隐隐的记忆留存,好像发生过什么,又好像什么没有发生过。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  相似文献   
6.
晓宇 《思维与智慧》2007,(13):23-23
我的朋友,是一个狂热的减法生活的推崇者。她多年的漂泊,养成了一切就简的生活习惯。所有的生活都随手挤压在一只皮箱里,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从一个单位跳到另一个单位,她拎着皮箱从容地在江湖上闯荡,从没有为丢掉的东西而后悔,从没有为简便的生活而不甘。[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阳明学因其讲本心良知,注重主体的心性修养和王阳明本人多次隐居,"出入佛老三十年",至中后期仍然十分注重融摄道释,以至于阳明学长期被当作没有经世功能和有为追求的纯粹心学或道禅之学。然而,从儒学固有的价值取向、阳明中后期思想的内在逻辑、性格特点以及王阳明所处的时代背景等方面来看,王阳明无疑是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现实关怀和实践品格的儒者。而且阳明学中"良知"的自然展开,"知行合一"、"体用不二"、"万物一体"的理论特点又形成了其学说"立体达用"的逻辑架构。王阳明正是用这种逻辑架构作为标准来对照查验其他思想学说,使之成为他展开儒道之辨、儒佛之辨的重要判据。  相似文献   
8.
董仲舒的"无为"思想不能只作来自黄老之学的单向度式概括,其实际包含四个维度:董仲舒在景帝朝任博士时,吸收黄老"无为",寻求儒道整合;景武之际则吸纳诸子"治道"思想,继续完善"君无为而臣有为"的君臣政治分工模式,并以阴阳学作为理论基础;武帝朝对策时,提出"改制无易道"的思想主张,传承儒家天命观与礼乐制度的因袭和损益之道;针对武帝时代统治阶层奢侈多欲等过度有为情况,提出"调均""致无为"等"无为而治"主张,希冀以"无为"促"善治"。不同时期的"无为"含义变迁反映了董仲舒思想的复杂性与整合性,凸显其现实关怀与担当意识。  相似文献   
9.
刘玉君 《现代哲学》2001,(3):97-100
一、从“为政以德”思想到“以德治国”方略 (一)为政以德思想 孔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论语·为政》)把道德教化比做是众星环绕的核心北极星,这是儒家对德治思想的形象比喻。按照《论语疏义》的解释:“明明德以亲民,本仁心以施仁政,保民而王,非自求尊荣与富贵也,是谓为政以德。”这里“为政以德”要义有三:一  相似文献   
10.
圣召     
在历史的每个时刻,人类都面临着来自天主召叫的特殊挑战。21世纪将既不会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圣召所面临的诸多严重挑战世纪。从《圣经》的记载和世界的历史中我们发现在人类生活和建设的这个世界上总是有为圣召兴盛和衰微的环境。就像我们的基督徒先辈们克服了他们各自时期有关圣召的挑战,我们的信仰驱使我们现今做同样的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