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天主教》2008,(4):10-14
2008年5月12日下午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等地发生了里氏8级的重大地震灾害,给当地及周边地区的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无法估量的重大损失。灾害发生后,世界震惊,举国悲伤。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广大官兵无私无畏精神的感召下,一场抗震救灾的伟大斗争在积极展开。  相似文献   
2.
古人说:“与有肝胆人共事,于无字处读书。”如果上天给我机会,跨越时空,广交古今中外名士为友,我会不遗余力“高攀”这样九位朋友,以他们为师,为他们自豪,以能与其交往为荣。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9月6日上午,中国佛教协会与日本日中友好宗教者恳话会第13次访中代表团在北京广济寺共同举行中日佛教界为我国二战死难劳工超度法会。  相似文献   
4.
《天风》2013,(11):8-16
各位代表:中国基督教第八次代表会议召开至今这五年来,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拼搏,我国各项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国民经济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综合国力不断上升,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豪情壮志。  相似文献   
5.
为了深入学习抗震救灾精神,10月16日,中国道教协会广大道职员工参观了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办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震救灾主题展览".  相似文献   
6.
王俊 《天风》1995,(2):22-23
中华民族是富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民族。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有利于维护民族自尊,激发建设伟大祖国的热情。本学期我们金陵协和神学院组织安排了几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活动:(1)参观“雨花台革命烈士纪念馆”,(2)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3)  相似文献   
7.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在这个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日子里,历史像一面镜子,使往事又再浮现。半个世纪前,日本侵略者在我国东北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发起了法西斯侵略的第一次行动。58年前的7月7日,日本法西斯又阴谋挑起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中国人民奋起抗击,揭开了中华民族八年抗战的壮丽篇章。  相似文献   
8.
《中国道教》1995,(3):3-3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中国道教徒积极响应中国宗教界和平委员会关于在全国开放的宗教活动场所隆重举行祈祷世界和平,追荐抗战牺牲将士和无辜人民的和平祈祷活动的倡议,决定于1995年8月14日至16日,在全国重点宫观,省、市重点宫观和有条件的宫观场所举行三天和平祈祷法会。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发生在党政干部中的职务犯罪现象比较严重,特别是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犯罪呈上升趋势,并显示出新的特点。党政干部职务犯罪已经成为,并将继续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如果不解决好预防和遏制党政干部职务犯罪问题,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就没有坚强的政治保证,党和政府就会严重脱离群众,就有亡党亡国的危险。  相似文献   
10.
杨立华 《学海》2022,(5):117-127
要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公共管理学,首先要弄清特色、风格、气派等概念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整体性联系。在结合中国古今文论,辨析特色、风格、气派、境界、精神和气象等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本文发展了评价作品、研究和构建学科、学术的新气象论,指出气象是综合了特色、风格、气派、境界、精神等诸要素的更为整合性的概念,意为作品、研究、学科、学术等在整体上所形成的内外合一的总体性景象,而精神则是其核心要素、支柱和灵魂。之后,基于大视域俯瞰法,通过与中国历史、特别久远的未来以及其他国家的大时空的比较分析,本文指出“共和气象、人民精神”应是新时代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公共管理学构建的整体和核心目标,并探讨了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