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著名词曲家王立平先生潜心研读《红楼梦》原著,运用了今人所能理解的、只属于《红楼梦》的音乐语言,创作出《枉凝眉》、《葬花吟》、《红豆曲》等经典曲子,并被公认为最精彩的红楼主题音乐。至今,人们偶闻一两句仍能联想到那独特的意境,生出万般惆怅。  相似文献   
2.
刘磊 《美与时代》2013,(1):46-47
《红楼梦》作为清代小说的巅峰之作,不仅在文学、医学、哲学、史学、社会学等众多领域涉及广泛,而且在美学领域独具造诣,在色彩的运用上炉火纯青。通过色彩的巧妙应用,《红楼梦》大放"色彩"之光,传递了丰富的感情符号,促成了情感碰撞升华。了解《红楼梦》描写的用色之巧,对美术创作和艺术设计都有启发作用。生活因色彩而美丽,世界因色彩而绚烂。让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在艺术的长河中,有一部长篇小说居然能透过文字大放  相似文献   
3.
一生干好一件事,这个目标高也不高,低也不低。我想,人生的要诀就是坚定这个信念:一生选择一项事业,把这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作为生活的全部内容,绞尽脑汁,认认真真干好,千方百计做精。无论天分如何,一定要脚踏实地,持之以恒,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4.
读书至乐     
过去的一周,读书。 先在香山近处,白家疃山腰的小院里。曹雪芹曾经寓居的地方,只在一村之隔。干燥的北方村落,抬头是兀拔的山,小路两边冬季的菜地,只剩错落的木棍和枝条。一到入夜,月光朗照,面对通透无碍的夜空,突然觉得能触及朗月星空、廓然大公的境地。  相似文献   
5.
古人归结的音韵系统十三辙之中,每一种辙与某种特定的情感似乎有着内在的关联。关注这种研究,对于探讨传统诗词中不同声韵与其相应的抒情内容的关系,有着特定的价值。这是前人未曾注意的。诗歌只有表现了人类真挚的情感,才会具有真的品格,进而造就美;诗歌要想动人,诗人先须动情;诗人应当注重诗歌情感的运载和发散,以提高诗歌抒情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红楼梦》被称为中国古代文学的最高峰,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世界文学史上的天才杰作,在中国文化史上产生过重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建筑与文学的交叉学科入手,举中国文学史上陶渊明、曹雪芹、张恨水与贾平凹在作品中有关建筑与人居环境的经典描述,证明中国古典建筑与生态建筑的相似。而生态建筑,从表面的绿化,到技术层面的讲究,再到诗意的层面的追求,恰恰是中国文化最好的注脚。  相似文献   
8.
汕头作家陈海鹰试图把重写经典当作艺术实践,试验当代小说能否接近甚或超越原著的艺术水平。这种艺术实践虽然遭遇抨击,但实践本身未尝是毫无意义的。  相似文献   
9.
清朝乾隆年间,送礼之风盛行。一次,有一个都统老爷五十岁大寿,下贴摊派送礼。曹雪芹也去了,并送去两坛酒和一副对联。听说曹雪芹来了,客人们不觉一惊,因为曹雪芹从不趋炎附势。都统老爷更是喜出望外,觉得自己身价提高了不少,可以在客人面前炫耀一下自己了。酒席开始,都统老爷亲自将曹雪芹送的酒打开,命人给每位客人斟上一盏。奇怪,这酒怎么没味,和清水一样?客人们使劲咂着嘴,但谁也不好说出不吉利的话来。都统老爷也觉得不大对劲,可也不便说破,只好自欺欺人地说:“真是好酒啊!”“对,对,酒是不错呀!”客人也都跟着捧场。…  相似文献   
10.
《红楼梦》第五十二回里晴雯、麝月这两个丫鬓的风情,令人赞叹,但在《红楼梦》创造的世界里,她们的存在,不过是"为他人作嫁衣裳".两个丫鬟的命运轨迹,教人叹息不已.她们的花开花落,是曹雪芹深沉的人生悲剧意识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