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选取154名3~5岁学前儿童(M=4.11,SD=0.31),采用母亲报告法收集儿童最近3个月最常观看的电视节目、外倾性气质、问题行为和亲社会行为,对19部儿童最常观看的动画片的暴力性进行编码,考察电视暴力频率和暴力残酷性和儿童外倾性对学前儿童社会行为的共同作用。结果:(1)在预测儿童的问题行为时,电视暴力频率与儿童外倾性的交互作用显著,与低外倾性儿童相比,高外倾性儿童观看较多的电视暴力内容会表现出更多的问题行为,观看较少电视暴力内容也会表现出更少的问题行为,支持差别易感性模型;(2)在预测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时,电视暴力频率和暴力残酷性的主效应及其与儿童外倾性的交互作用不显著,外倾性有显著的预测作用,高外倾性儿童表现出更多亲社会行为。  相似文献   
2.
李辉  施建宏 《心理科学》1999,22(5):449-450
1前言犯罪,从法学角度来说是由国家法律认定的、危害统治阶级利益和社会秩序的、应受刑罚惩处的行为。暴力犯罪是犯罪类型的一种,是具有很大社会危害性的,也是日益受到普遍而强烈反对的犯罪行为。通常,暴力犯罪指对他人人身及其安全实施暴力的各种形式的犯罪。暴力犯罪产生的原因可以从个人主观原因(包括思想特征、心理特征、生理特征)和社会客观因素方面进行研究。本文主要对暴力犯罪分子的人格进行分析、探讨暴力罪犯的人格特质及其在犯罪过程中其人格特质造成的影响,以及未婚犯组与已婚犯组,减刑犯组与未减刑犯组,贩毒犯组与故…  相似文献   
3.
校园暴力现象的伦理病灶在于"你—我共生"的伦理同一性被消解,表现为个体无法在学校及宿舍的人伦关系中获得认同感、归属感,无归属感的个体在精神世界处于孤独状态,在生活世界中个体行为完全听命于任性与冲动。如何使个体在实体中找到归属感并使个体冲动具有伦理合理性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其应对策略为:一是恢复学校作为人类文明传承者的伦理身份,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重塑学校、教师对学生生活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双重保障与呵护,使学校、宿舍成为学生的"生活之家"与"精神之家",唤醒学生的"集体记忆"和"同根意识";二是彰显教育的伦理本性,通过教育使个体行为超越人的自然冲动状态,实现个体自然冲动—义务—幸福的转化,使其成为有教养的人。  相似文献   
4.
范书恺,1999年12月出生,5岁上四年级,7岁上初中,未满14岁进入清华大学,是年龄最小的清华新生。父亲说:“孩子其实也没什么特别,主要就是不迷恋电视、手机、电脑,而学习上从没松懈过。”有资料显示,现在的孩子每天看电视、玩电脑游戏的时间平均每天4小时,这样书恺每天就比别的孩子多学习4小时。  相似文献   
5.
传统社会中,帮助儿童实现社会化进程的主要来源是家庭、学校及伙伴,而信息、网络时代的来临几乎从根本上打破了这种传统格局。随着电视、电脑、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普及,通过直观明了的视频材料获取信息、学习知识的儿童的比例明显上升。具有对比强烈、色彩鲜明、纯度较高等特点的动画片更是受到儿童青睐,与此同时,关于其中的暴力内容对儿童攻击性的影响也日益受到关注。那么,动画片中卡通形象的暴力言行究竟对儿童心理的成长与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最新数据,中国网民已达1.03亿人,大学本科以下文化程度的网民占71.1%。青少年网瘾问题日益显著,据中科院心理所对北京市中学生的调查报告显示,中学生网络依赖倾向者高达13.65万人,平均每周“泡”在网上的时间约为9小时,假期则超过21小时。资料显示,目前在中国市场销售的网络游戏大约95%是以刺激、暴力和打斗为主要内容的,而且越刺激的游戏上网参与的人数越多。受网络游戏暴力倾向的影响,青少年行凶杀人和自杀的案例在中国不断见诸媒体。日前,国家有关部门公布了一批适合青少年的健康网络游戏,青少年上网问题再次引起家长和社会的关注。[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5月14日至15日,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主办的“伊斯兰教中道思想研讨会”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成功召开。与会的近百位伊斯兰教界人士和专家学者,围绕“坚守中道,远离极端”的主题,深刻阐释了伊斯兰教的中道思想,有力批驳了宗教极端思想的歪理邪说,强烈谴责了暴力恐怖活动,通过了《坚守中道,远离极端》倡议书,号召广大穆斯林群众积极行动起来,坚守中道、正信正行,远离极端、反对暴力,为促进我国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伊斯兰教的健康发展凝心聚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8.
《中国穆斯林》2014,(3):4-5
各地伊斯兰教协会,各位阿訇、毛拉、伊玛目,穆斯林兄弟姐妹们:为弘扬伊斯兰教的中正之道,抵制造成恶劣影响的宗教极端思想,反对暴力恐怖活动,引导广大穆斯林群众正确理解伊斯兰教真精神,正本清源、扶正祛邪,消除误解与偏见,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宗教和谐,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于2014年5月14日至15日在新疆乌鲁木齐举办了“伊斯兰教中道思想研讨会”。  相似文献   
9.
"台湾婚姻暴力加害人致命危险评估量表已由作者修正美国之DA量表,于2003年以台湾北中南东7县市之婚姻暴力案件为样本以询问被害人研究完成(林明杰、史玉山、简蕾如,2003)。"再犯危险"评估之部分因同年研究时以加拿大之SARA量表修改,唯发现该表部分题目需询问加害人本人较佳,故难有完整之答案,而未能作再犯危险评估量表之确立。研究者发现SARA之部分题项与DA有重复,今将以同一样本研究所使用之量表询问同样本之被加害人在首次报案后是否再被施予身体或精神暴力,以建立预测有无再犯,而使能建立再犯量表。本研究之目的在建立预测有无再犯之婚姻暴力加害人再犯危险评估量表,使能提供全台湾社会工作、警政、司法及临床工作等相关人员在介入婚姻暴力案件时作为再犯危险评估工具之用。  相似文献   
10.
各地宫观     
正各地道教界为昆明"3·01"遇难同胞超度祈福3月1日,云南昆明暴力恐怖事件发生后,各地道教界纷为遇难同胞超度祈福。镇江道教界人士强烈谴责制造恐怖事件的恐怖分子,呼吁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太原市万柏林区居贤观道院为遇难者超度祈福。青海省道教界人士在西宁北山土楼观为伤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