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一、实用主义、历史主义和种族中心主义 我认为,形式分析方法的主要特征,对于那些深切影响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个人来说,至多只有一些表面的兴趣。其结果是,在英美智性文化中一种重要的智性研究工具,在中国的传统中却根本没有清楚地被表达出来。我愿意将这一论点与另外一个论点——即基于物理分析方法的原初的本体论建构的原子模型未曾在中国古代传统中出现过的论点,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2.
与西方流行的感性、理性两分结构不同,孔子思想内部为三分结构,除欲性外,仁性和智性都是道德的根据。阳明心学的基础是“心即理”,这个“心”是良心,属于仁性的范畴,阳明于此多有推进,纠正了朱子学理的缺失,这是其功;但主张“良知之外更无知”,把格物致知完全纳入心学系统中,等于否定了智性的作用,这又是其过。这一缺陷直接引出“良知具足”的观念,构成其学理上的失误。阳明思想有此失误,源于未留意孔孟心性之学存在的分歧,以为顺着孟子的思路走便是得了孔子的真传,其结果自然会陷于一偏了。  相似文献   
3.
高校及教育系统领导干部构念人格特质与岗位胜任性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国华  孔克勤 《心理科学》2008,31(1):26-31,25
提出构念人格特质概念,采用自编的《领导干部人格特质和岗位胜任性问卷》,对126名优秀高校领导干部和68名优秀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干部进行意见征询,提取了对胜任高校领导岗位最有影响的30项构念人格特质,获得了上述30个项目的7个公共因素并分别命名为开拓与组织适应性、宜人与合作性、自信与进取性、责任与条理性、稳重与务实性、身心健康与理智性、自制与成熟性,从而揭示高校领导干部构念人格特质与岗位胜任性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与西方道德哲学理性、感性两分的格局不同,孔子自创立儒学之始,其思想就有智性、仁性、欲性三个部分。儒家生生伦理学通过对孔子思想的诠释,创建了三分法。所谓三分法,就是将与道德相关的因素划分为智性、仁性、欲性三个部分,以区别于西方理性、感性两分格局的一种方法。在这种新方法中,欲性指对物质欲望的态度,智性和仁性都是道德的根据,但功能不同:仁性是孔子之仁,孟子之良心,是道德本体;智性负责认知,特别是对于作为道德本体的仁性的进一步认识。在三分法视域下,孟子、象山、阳明归属于仁性,荀子、伊川、朱子归属于智性,从而形成两美相合、双翼齐飞的局面,没有必要为正宗旁出而争论不止。这种独特的思维模式潜力巨大,是中国哲学有望以自己的方式回应西方哲学的重要资本。  相似文献   
5.
本文旨在剖析老庄及道教对于感官知觉之限制的认识,其所采取超越感官知觉限制的种种方法,以及其独特的智性直观认识论主张。  相似文献   
6.
杨泽波 《哲学研究》2023,(4):44-51+126-127
两千多年儒学发展有一主一辅两条线索,主线是道德践行,辅线是道德存有。前者的主题是人如何成德成善,内部呈现为“一源两流”的格局,其中“一源”指孔子,“两流”分别指以孟子、象山、阳明为代表的仁性之流,以及以荀子、伊川、朱子为代表的智性之流。后者的主题是道德之心如何影响天地万物,使其成为存在。两条线索有一个复杂的互动关系。道德践行之主线决定人成德成善,有了道德的人会以善的眼光看待天地万物,从而产生道德存有之辅线;道德存有之辅线形成后,染有道德色彩的天反身又成了道德的形上根据,从而大大加强了道德践行之主线的力量。儒家生生伦理学在这个谱系中有自己的定位:就主线而言,它不再局限于心学的立场,而是回到了孔子之“一源”,以聚合“两流”;就辅线而言,它不再以天讲人,而是以人讲天,不承认天是形上实体,回归了人之一本。合而言之即是:立法三分,聚合两流;倒转天人,终归一本。  相似文献   
7.
近代以来,对于朱子历史定位的看法分歧很大。牟宗三定其为旁出,钱穆则认为,“纵谓朱子之学彻头彻尾乃是一项圆密宏大之心学,亦无不可”。从儒家生生伦理学三分法的角度判断,“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这一经典表述说明,朱子不仅既讲仁性又讲智性,而且要求以智性进一步对仁性加以再认识,其本质是由伦理进至道德。在儒学发展史上,这一思想是朱子第一次提出来的,意义深远。但因为朱子不承认仁性的思维方式是直觉,反对“以心识心”,致使仁性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道德动力大为减杀,造成了其学理的严重不足。兼容并蓄是其志,暗中偏斜是其实,朱子思想的重心事实上偏向了智性一边,未能很好地全面接续孔子的思想。承接孔子仁智双全思想格局的任务,有待后人完成。  相似文献   
8.
朱成明 《世界哲学》2016,(1):151-159
与希腊哲学的主题始于存在问题一样,印度哲学亦源于对于存在(梵、我、有)问题的讨论。两者几乎同时探讨作为超越终极实在的存在,为各自传统的精神生活的开端奠定了基础。在领会存在问题方面,两者有相似处,但在表征存在之内容与结构方面,却发生了分流。存在的"神显"在希腊哲学中平衡于智性层面,这导致了古典哲学的成立。在印度,神显进入灵性深度,令奥义书的"大梵明"(或"有明")及其后继(含佛教、耆那教等出世教派)均成为救赎性解脱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