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佛教的中国化不应被片面地理解,佛教的根本宗旨和根本精神不应在人间佛教的推展中被忽视。在当前有关人间佛教的理论和实践中,与契机性的被强调相比,其契理性似乎略显不足。如何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真正贯彻太虚法师当年提出的契理契机原则,是人间佛教在当前和未来所面临的极为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从文化的角度看,生命伦理之争是文化之争.也就是说,生命伦理之争的背后是不同文化传统之间、同一文化内部不同派别之间、对同一经典的不同诠释之间的争论.然而,东西方文化之间,以及同一文化内部各派别之间也并非完全不可通约,未来生命伦理学的发展必须保持其普世性和多元性之间的张力.  相似文献   
3.
当竹内好倡导"作为方法的亚洲"时,他显示了一种跨-普世性的构想,即普世性不是由西方所赋予的普世性,东方也参与其中,双方都在改变自己的同时,追求更完善的普世性。本文延续竹内的问题意识,通过比较日本和中国来思考启蒙与宗教的问题,分析的人物是分别代表日本和中国之现代启蒙的福泽谕吉和胡适。胡适的启蒙是一种"浅显"的启蒙,它拒绝个体精神深层这一形而上学装置,这缘于胡适是标榜反黑格尔主义的实用主义的继承者。福泽谕吉的启蒙也不是西方现代启蒙的复制,而是东亚具有的另一种不同启蒙的可能性,即不诉诸精神层面的实用主义的"浅显"的启蒙。如果不是像福泽那样视儒教为启蒙之敌,而是与西方现代文明一起批判儒教,揭示其可能性的条件,那么日本现代启蒙的形态应能大大改观。这一点同样适用于胡适推动的中国现代启蒙。在今天的东亚思考启蒙,我们必须追问如何批判儒教和整个西方现代启蒙,为此,胡适和福泽谕吉应是必须被超越的人物。  相似文献   
4.
从文化的角度看,生命伦理之争是文化之争。也就是说,生命伦理之争的背后是不同文化传统之间、同一文化内部不同派别之间、对同一经典的不同诠释之间的争论。然而,东西方文化之间,以及同一文化内部各派别之间也并非完全不可通约,未来生命伦理学的发展必须保持其普世性和多元性之间的张力。  相似文献   
5.
父子互隐的言论表明,孔子主张伦理的有限性或"消极伦理"。这种"消极伦理"否定特定情况下的伦理原则,给予诸如基于亲情和友情的行为以优先权。从古希腊悲剧《安提戈涅》看,作为伦理学两种最重要替代品的"爱"与"法律"是两种"非道德"(amoral)状态。在谈论儿子对待偷羊的父亲的态度时,孔子的道德不是道德主义意义上的道德,而正是这种非道德。在儒家看来,所有美德都根植于孝弟之类的非道德因素,即根植于一种情感。儒家"有限的"或"消极的伦理"不仅适用于中国,而且具有普世性。  相似文献   
6.
作为社会动物,人们彼此共处需要有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的调节与制约。这种调节与制约的最终结果是所有人的利益的最大化。然而现实生活里道德与法律在人们心目中的定位却有着不小的差异,用  相似文献   
7.
神圣文本意义结构才是宗教教义构成的主导内容。解读《古兰经》的意义结构和层次是达到信仰者与非信仰者、同一信仰中不同教派解读神圣文本最大限度共识的最佳途径。《古兰经》作为伊斯兰教的教义经典,除了具备神圣文本对全人类的最终极的关怀和最普世性的道德主张之外,还把当时的社会矛盾与冲突内化到了经文中,其经文是在普世性主张的前提下做出的特殊性阐释,显示出信仰意义的二元性——普世性与特殊性。  相似文献   
8.
麦金太尔关于"启蒙道德筹划失败"的断言可能导致两种相反理解。麦氏认为,情感主义者放任道德分歧(多),须对无休止的道德争论负责。启蒙筹划虽然寻求普遍性方案,然其背后却深藏不可公度的前提,同样导致不可公度的各家之言。只不过,后者仍试图用理性来解决,而前者则"坦率地"放弃这种努力。为缓解道德分歧,麦金太尔引入传统合理性。但亦存在问题。生活境遇的改变,使我们须悬置先入之见,通过对话重新圈定道德普世性(一)与道德分殊性(多)的话语范围。  相似文献   
9.
本地化神学思想建设是发展和振兴地方教会的基础和保障,是每个本地教会工作的重中之重。没有了本地化神学,就不能在本地的文化、政治、经济和社会的环境背景下,洞察到天主的旨意,从而也就无法充分而恰当地活出对天主的信仰。天主  相似文献   
10.
耶稣在升天前对宗徒们说:"你们往普天下去,向一切受造物宣传福音",这是耶稣交给宗徒们的使命。另一方面也说明,天主教会是一个普世性的教会,它的存在不限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他的信徒不分种族、文化、语言、肤色。她是有无数大大小小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地方教会所组成。因此,可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