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8篇
  2002年   3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显著结果(如, p > 0.05)在心理学研究中十分常见, 且容易被误解为接受零假设的证据, 并可能导致分组匹配研究的错误推断或者忽视被小样本的不显著结果掩盖的真实效应。但国内目前尚无实证研究对不显著结果的普遍性及其解读进行调查。本研究调查500篇中文心理学实证研究, 统计其摘要中出现与不显著结果相关的阴性陈述的频率, 判断并统计基于阴性陈述的推断准确性, 并使用贝叶斯因子对不显著结果中包含t值的研究进行重新评估。结果表明, 36%的摘要提及不显著结果, 共包含236个阴性陈述。其中, 41%的阴性陈述对不显著结果的解读出现偏差(如, 解读为支持了零假设)。对包含t值的研究进行贝叶斯因子分析, 结果显示仅有5.1%的不显著结果可以提供强证据支持零假设(BF01 > 10)。与先前对国际心理学期刊的调查结果相比(32%的摘要包含阴性陈述; 72%的阴性陈述对不显著结果的解读错误), 中文心理学期刊中报告不显著结果的比例更高, 且对不显著结果解读错误的比例更低。但国内研究者仍需进一步加强对不显著结果的认识, 推广适于评估不显著结果的统计方法。  相似文献   
2.
常欣  康廷虎  王沛 《心理科学》2005,28(3):727-730,734
利用调查问卷法对152名大学生就英语学习中的认知因素(以学习风格和学习策略为核心)和情感因素(以成就动机和学习意愿为核心)对于学习成绩的影响进行了相关研究,继而通过多元回归方法与路径分析技术,探讨了三者之间的因果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学习意愿、成就动机、学习风格与英语成绩之间具有显著性相关,而学习策略与英语成绩之间的相关不显著。学习风格作为中介变量在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学习意愿与成就动机通过学习风格而问接地作用于英语学习绩效。  相似文献   
3.
王水珍  张爱卿 《心理科学》2005,28(5):1156-1159
本研究采取问卷法,选取99名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作为被试,探讨行为责任归因与处罚公平性、严格程度判断之问的关系。研究发现:(1)公平性判断与消极结果相关,对取得同样消极结果的两个行动者采取相同的处罚(但解雇除外)更为公平;(2)公平性判断与行动者对其消极结果是否负责有关,处罚三(对无责任者的处罚比有责任者的处罚轻)与处罚一(对无责任者的处罚比有责任者的处罚重)两种情形F公平性判断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处罚三中公平性判断得分较高;(3)严格程度判断与行动者是否负有责任无关,只与总的处罚严重性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4.
差数显著性t检验与元分析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郭春彦  朱滢 《心理学报》1997,30(4):436-442
利用计算机构造被试总体、模拟实验研究程序进行抽样研究,探讨显著性t检验方法与元分析方法在检验实验结果数据方面的差异。在模拟实验过程中,t验受到显著性水平、样本容量和总体效果大小的影响,因此最终影响了统计推断的可靠性,建议:在进行显著性检验过程中,应对统计检验能力进行估计;元分析方法以样本为元素对总体进行推断,因此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它将很有可能成为今后心理学研究的重要统计工具。  相似文献   
5.
该文以平均数差异显著性检验为例,对实验数据进行假设检验后,继续对其统计检验力和效果大小进行估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6.
早期养育经验与母子依恋水平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凌 《心理科学》2005,28(3):699-701
运用沃特期-迪因儿童依恋行为分类卡片的相关条目,评估81名寄宿制幼儿园幼儿与母亲的依恋水平,并用自编问卷回溯幼儿三岁前的养育经验及相关基本信息。结果显示:幼儿与母亲的依恋总体上都处于比较积极的状态;主要照料者非保姆的、母亲产后复工时间在三个月内的、母亲主观陪伴愿望强的、与母亲分离增多始于2岁半及以上的、母亲从未威胁抛弃的,母子依恋总分较高;女孩、主要照料者非保姆的、母亲主观陪伴愿望强的、与母亲分离增多始于2岁半及以上的、母亲从未威胁抛弃的,与母亲直接相关的依恋分数都较高;高年级及母亲从未威胁抛弃的,一般行为倾向上表现更为积极;断奶和母亲产后复工时间在三个月内的、母亲无暇或不能全心全意陪伴的、母亲从未威胁抛弃的,对陌生人的兴趣和接近性更强;而喂养方式、母亲实际陪伴孩子时间的多少、及早期与母亲的分离经验,未发现对各依恋指标的显著性影响。提示:早期养育中,母亲对孩子的主观感情倾向和相处质量,更有利于增进母子依恋及相关积极行为;了解孩子心理的阶段性发展特点也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采用复制法,通过聋人与听力正常人时距估计的对比实验研究,结果发现听觉经验缺失对时距估计有一定的影响:(1)两类被试在2000ms和10000ms的时距估计中,再现时距的平均数表现出了显著性差异。听力正常被试倾向于低估时距,聋人被试倾向于高估时距。(2)聋人被试不同时距再现相对误差率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听力正常被试时距再现相对错误率在2000ms与10000ms、30000ms存在显著差异,10000ms和30000ms之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摘 要 实验1探究前瞻记忆后效的产生是否消耗认知资源,实验2进一步探究前瞻记忆后效产生过程中消耗的认知资源的去向。实验1结果显示在完成阶段,相比于基线条件,其它四种实验条件的进行中任务反应速度均较慢,实验2结果显示无论线索是否显著,前瞻记忆后效均会随着认知负荷的提高而提高。结果表明前瞻记忆后效产生过程中会消耗认知资源对原意向进行抑制。本研究支持了抑制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吕小康 《心理科学》2012,35(6):1502-1506
假设检验思想的提出者Fisher与Neyman–Pearson在统计模型的方法论基础、两类错误的性质、显著性水平的理解、以及假设检验的功能等方面存在诸多分歧, 使得心理统计中最常用的原假设显著性检验模式呈现出隐含的各种矛盾, 从而引发了应用上的争议。心理统计不仅需要检讨现有检验模型的模糊之处和提出其他补充性的统计推论方式,更应注重反思心理统计的教育传统, 以建立更加开放和多元的统计应用视野, 使心理统计为更好地心理学研究服务。  相似文献   
10.
时金献  谭亚梅 《心理科学》2008,31(3):736-738
探索大学生学习倦怠与外显自尊、内隐自尊的关系.201名大学生参加问卷调查和实验研究,分别采用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和Rosenberg的自尊量表测量学习倦怠和外显自尊,同时使用内隐联想测验测量被试的内隐自尊.成就感降低对于内隐自尊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p<0.05),但对外显自尊的预测作用更强(p<0.01);耗竭和人格解体对外显自尊的预测作用也达到了边缘显著性水平(p=0.089,p=0.077).大学生学习倦怠对其外显自尊、内隐自尊有重要影响;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自尊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