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时序信息的加工:自动还是控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从长时记忆的角度出发,以故事的形式为实验材料,对时序信息的加工方式和通道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时序信息的加工存在视听通道效应,通道效应的机制源于记忆,且与加工方式有关。时序信息三个属性的加工方式不同:顺序属性倾向于自动加工;位置属性,就视觉信息来说倾问于自动加工,听觉在有顺序标码情况下倾向于自动加工、而在无顺序标码情况下则是一控制加工过程;间隔特性是一个控制加工过程。  相似文献   
2.
系列范畴词表时序记忆和项目记忆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杨志新 《心理学报》1998,31(1):35-42
该项研究探讨系列范畴词表的时序长时记忆和项目长时记忆,实验设计的系列范畴词表将记忆项目分为词表内范畴相同项和词表间范畴相同项,时序记记测量方法是词表辨认,项目记忆测量方法是自由回忆。实验一发现:2分钟延缓测试词表内范畴相同项时序记忆和项目记忆优于词表间范畴相同项;6分钟以及10分钟延缓测试时序记忆仍是词表内范畴相同项好。实验二发现:以范畴线索提取,两类项目记忆没有显著差异;以词表线索提取,两类项目  相似文献   
3.
时序信息提取机制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宏翰  黄希庭 《心理学报》1996,29(2):180-191
时序信息加工的经典研究是采用新近性判断范型,结果发现其提取机制是以新近性为基础的逆向串行搜索过程。本研究采用新近性判断范型和早远性判断范型对时序信息的提取机制进行了深入的考察,结果表明:(l)提取时序信息既存在逆向串行搜索,又存在顺向串行搜索;(2)早远性判断和新近性判断任务对不同部分时序信息恢复的效应不同,其中早远性判断易化早远部分,新近性判断易化新近部分──表现为对相应部分辨别力的提高和正确反应潜伏期的缩短;(3)在不同的时序信息提取任务中,被试会根据具体条件进行反转反应。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海德格尔现象学视野下,着重阐释《周易》的观物取象、时序和本体观,力图凸显《周易》与海德格尔现象学融通的可能性。其一,"观物"揭示了人与存在物的在世结构方式是"万物一体","取象"是人赋予万物的存在方式。"卦爻象"是对自然与人事变化秩序的一种先行的象征性图型。"物象"是卦爻象的发生论基础,"道象"是卦爻象的本体论基础。其二,《周易》之"时序"与"天道"和人的实存之间存在内在关联。"天道"的真实表现就是"时序"。时间性是万物得以自行显现的本源的缘构境域,渗透着"时机化"智慧。人总是先行被置入本源的时间境域。天人相因相成,人随时而行,"守时而为"。其三,孔子将《周易》从占卜之书解读为义理之书,将观自然转向观人事,将宇宙本体转向基本经验世界,使《周易》脱离占卜话语进入价值领域,为人的行动提供了价值支撑。  相似文献   
5.
本文综述了时间记忆中注意影响机制的理论模型和研究范式,提出了进一步综合研究的设想和建立总的时间记忆注意模型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中医理论模型的特征、意义与不足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 中医理论模型的特征1-1 功能性一是精神意识类功能,即五脏藏神说,心藏神、肝藏魂,脾藏意,肺藏魄,肾藏志,此外还有五脏五情说,即心主喜、肝主怒、脾主思、肺主悲、肾主恐。二是五脏类功能,五脏皆有气,五脏之气,周流于身,升降出入,互换互动,是维持生命...  相似文献   
7.
阮昆良  黄希庭 《心理科学》2013,36(3):739-742
时间是个高度抽象的概念,必须依靠具体的、易感知的事物进行表征。时间表征本质上是隐喻性的,而时间的空间隐喻是时间隐喻表征的原型。受到数字空间表征研究的启示,发现时序表征同样具有空间特性。时序表征具有空间特性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但是在具体的水平或垂直空间维度、“左-右”或“右-左”空间方向上存在一定的灵活性;此外时序能够导致空间注意的转移。  相似文献   
8.
张锋  刘金平索涛 《心理科学》2014,37(6):1341-1345
研究采用包含两种判断框架(判断刺激出现的先后次序)的时序判断任务探讨了决策偏向对时序知觉位置启动效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时序知觉中存在着位置启动效应,而且在两个靶刺激出现时间间隔不同时,被试在“哪个靶刺激先出现”和“哪个靶刺激后出现”两种判断框架下的正确率存在显著差异,但在两个靶刺激同时出现时并没有出现显著的判断框架效应。因此,本研究推测时序知觉位置启动效应的作用机制不仅包括知觉增强加工过程,而且也与认知决策有关,这为反应偏向理论提供了新的支持证据。  相似文献   
9.
陈雯  马聪  李杰  沈模卫 《应用心理学》2009,15(3):195-200,244
采用相对新近性判断范式(judgments of relative recency),通过三个实验探讨了工作记忆中时序信息和空间信息的存储方式及其关系。实验一比较了有无空间线索两种条件下时序信息的记忆绩效,结果发现,有无空间线索并不影响对时序信.E-的记忆。实验二和实验三通过控制刺激呈现的视野范围和减少呈现位置的不确定性来利化空间线索,结果表明,时序信息的记忆绩效也不受空间线索的影响。由此推论,工作记忆中的时序信息和空间信息是分离编码存储的,加入空间线索并不能提高时序信息的记忆绩效。  相似文献   
10.
在哲学中,"天道"是天地万物运行的总体过程、性质和规律.关于天道运行的机制,易学自然哲学的说法是"神妙万物".神是阴阳运行的微妙、神秘、不知其然而见其功的作用,也是变化的动力;天道运行所表现出来的节奏、节律、秩序以及由这种节律所决定的应该采取的行动则是时和时序.儒家自然哲学的时与现代牛顿时间观不同.儒家的天道观是有机的、内在的,人和自然可以相互影响的.其自然规律,是生态性质的,是一种稳定性,而不是超出人为控制的必然性;可以因人的不当行为而遭到破坏.儒家自然哲学对于天道的这种认识在历史上产生了敬畏自然的生态态度,对于当今人类社会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