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黎明 《法音》2001,(11):19-19
据新华社北京十月二十六日电(记者吴黎明)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今天下午在中南海会见出席第四次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大会的主要代表。(2001年10月27日人民日报)钱其琛会见出席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会议代表  相似文献   
2.
尹娜 《法音》2015,(2):52-55
<正>众所周知,中国对日本的历史发展影响深远,而佛教则在很大程度上担当了思想文化传播的载体。随着佛教传入日本,与佛教相关的文化也开始生根发芽,佛教美术就是典型代表之一。日本从飞鸟时代开始就以极大的热情在寺院建筑等方面效仿中国,以致于当时日本出现了远高于其社会发展水平的寺院建筑与佛像雕塑。这种单纯的模仿一直持续到平安时代前期,直到唐朝安史之乱后日本中止向唐朝派遣遣唐使才告一段落。在中国佛教美  相似文献   
3.
儒家文化:定位、定义与功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宋明儒家为什么出入佛老 ?2 0世纪学人对于这一问题的理解被其吸取西学以重建中学的现代性“前见”主导着。本文通过对于陈寅恪儒佛关系论的分析 ,揭示了这一点。接着 ,本文探讨了宋明时代儒家出入佛老的真正意图 ,并以此为起点 ,探讨了儒学在“佛老”大行其道的情势下开展自身的方式。最后 ,通过贺麟中西文化观的解读 ,对于儒学在现代的开展途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新仁学"是牟钟鉴先生二十多年来对儒学的创新和探索的理论结晶,不论是"三大命题"还是"十大论著",对社会的进步和人们思想道德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尤其对当代"儒医"的培育更具重要的借鉴价值。"以仁为体,以和为用"的悬壶济世之"仁心仁术"思想;"以生为本,以诚为魂"的济世救人之"人命至重"思想;"以道为归,以通为路"的大医精诚之"普通一等"思想;"仁修论"中"清心寡欲"的淡泊名利之"廉洁行医"思想等,对促使当代医者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儒医"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展览时间:2008年4月25日至2008年5月30日展览地点:北京琴山画廊咨询电话:010-6436 6176日本女艺术家奥诺黛拉(Onodera Yuki)是半路放弃服装设计而投身摄影艺术的日本女艺术家,并于1991年获得东京第一届新世纪摄影奖,之后又分别获得日法两国最高荣誉的摄影奖,至今仍活跃在国际摄影界。她的作品以黑白和灰色为主,画面仿佛凝固一般,却在安静中透露出作者深沉有力的主观意识,其作品故意消除人物面部表情使观察者的注意力不由放到了身体的其他部位,在这里身  相似文献   
7.
声明,本为印度五明之一,是指专门研究文字、语法、音韵等方面的学问。就其在佛教中的作用,《瑜伽师地论》卷三八云:若诸菩萨求声明时,为令信乐典语,众生于菩萨身深生敬信,为欲悟入诂训言  相似文献   
8.
上海城隍庙道乐团以道教音乐为载体,向日本人民展示了博大精深的道教文化,促进了两国道教界的交流,为巩固中日两国的友好情谊作出了积极贡献。身处喧闹的景区,上海城隍庙独守一份清静。门外游人如织,熙来攘往;门里道韵悠扬,仙乐飘飘。自2003年成立以来,上海城隍庙道乐团的道长们凭着对道教  相似文献   
9.
8世纪中期,古代日本朝廷派出的遣唐使,回绝了唐玄宗欲派遣道士入日的要求。这是古代日本朝廷拒绝道教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本文综合当时日本与唐朝的情况以及其间的关系,从古代日本朝廷的独立外交、天皇的信仰、国家佛教、律令政治的需求等方面探讨了日本朝廷拒绝道教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艾茶 《佛教文化》1995,(6):37-39
中国的茶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民间对茶与佛教之间的因缘亦多有传说。茶与佛教的关系中当属与禅宗的关系为密切,笔者从中日两国历史的一些文献记载中撷出几片小叶来,浅谈一下中日两国的茶文化与禅之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