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8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4-8岁儿童句子可接受性判断能力及其特点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研究以90名儿童为被试,探讨了4—8岁儿童的句子可接受性判断能力。结果显示:4岁儿童已出现了这种判断能力,但总体水平较低;5—7岁儿童的判断能力提高了,但是比较倾向于根据语义标准作判断;8岁儿童的判断能力比较成熟,能兼顾语义和句法作判断,但仍然受其语言和认知水平的制约。研究还发现儿童的这种判断能力存在着极显著的个别差异。  相似文献   
2.
吴梅红 《心理学报》2023,55(1):94-105
动态基频(F0)轮廓有助于嘈杂环境下的言语识别,可以作为将目标语音从背景声中分离的知觉线索。本研究通过评估老年人与年轻人在言语掩蔽下聆听具有自然动态F0轮廓与对F0轮廓操作调节后的汉语语句的言语识别能力,探讨老龄化对F0轮廓线索在汉语言语识别去掩蔽作用中的影响。结果显示,在言语掩蔽下自然动态的F0轮廓比压扁或拉伸的F0轮廓更能帮助年轻人抵抗信息掩蔽识别目标言语;而老年人在言语掩蔽下却难以从动态F0轮廓线索中受益。研究结果揭示了老年人利用F0轮廓线索促进掩蔽下言语感知能力的老化特点。  相似文献   
3.
在我的记忆里,父亲总是那么凶。 父亲非骂即打的方式,让我时常惊惧不已。青春期;我老是会莫名地紧张,头像是要炸裂开来一样,难受极了,那时,满脑子尽是父亲言语与非言语的暴力。其苦难言。不紧张了,我就想,也许天底下所有的父亲都是这样的吧,强横,有力感,说一不二。确实,我身边的同伴,他们的父亲也大抵如此。  相似文献   
4.
6~12岁儿童、13~18岁青少年和20~30岁成人被试各30名,运用McGurk效应研究范式对汉语母语者视听言语知觉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所有被试需要接受纯听和视听两种条件下的测试,其任务是出声报告自己听到的刺激。结果发现:(1)三个年龄阶段汉语母语者被试在安静听力环境下的单音节加工中都受到了视觉线索的影响,表现出了McGurk效应;(2)三个年龄阶段汉语母语者被试McGurk效应的强度存在显著差异,其受视觉言语影响的程度表现出随年龄增长而增强的发展趋势;(3)13岁以后汉语被试在视听一致下对视觉线索的依赖没有显著增强,但是在视听冲突下视觉言语的影响仍然在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5.
韵律边界加工与言语理解紧密相关, 最近十几年来逐渐成为心理学和语言学的研究焦点。韵律系统包含若干由小到大的韵律单位, 不同单位的韵律成分其边界强度不同, 表现在音高、延宕和停顿三个声学线索上的参数也不同。句子的听力理解过程中, 听话人运用声学线索感知权重策略对韵律边界的声学线索进行加工。从神经层面上来看, 对于韵律边界的加工, 大脑显示出独立且特异性的神经机制。韵律边界的加工能力在婴儿出生后随年龄的增长而发展, 到了老年阶段则逐渐退化, 而且似乎能够对二语迁移。未来, 需要扩大对韵律边界声学表现的考查范围, 进一步明确韵律边界的加工过程, 进一步厘清韵律边界加工和句法加工之间的关系, 进一步关注二语者韵律边界加工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注意捕获是指与任务无关的刺激能够不自觉地吸引注意的现象。实验一采用视觉搜索任务,考察与主任务无关的情绪面孔的注意捕获水平及其机制,实验二进一步探究时间任务需求对无关情绪面孔注意捕获的影响。结果发现:与其他情绪面孔相比,愤怒的情绪面孔捕获了更多的注意,且受到整体情绪加工的影响;时间任务需求影响了目标刺激的注意选择,但愤怒优势效应不受到时间任务需求的影响,因此可能是一种较为自动化的加工过程。  相似文献   
7.
采用跨通道启动范式,探讨言语与面孔情绪加工的相互影响效应,以及语言差异(母语:汉语;非母语:英语)在其中的影响作用。实验1以言语情绪词为启动刺激,面孔情绪为目标刺激,结果发现,相比于英语启动刺激条件,在汉语启动刺激条件下的面孔情绪判断具有更好的表现;在积极情绪启动条件下,言语情绪刺激能够启动面孔情绪刺激。实验2以面孔情绪为启动刺激,言语情绪词为目标刺激,结果发现,相比于英语目标刺激条件,在汉语目标刺激条件下的言语情绪判断具有更好的表现;在积极情绪启动条件下,面孔情绪刺激能够启动言语情绪刺激。研究结果表明,言语情绪与面孔情绪的加工能够相互影响,但这种相互关系仅表现在积极情绪启动条件下。此外,母语和非母语在情绪功能上具有差异性。  相似文献   
8.
王晓萍 《哲学动态》2012,(6):94-100
真值条件语义理论认为,要知道句子的意义就在于知道它的真值条件,与此相对,言语行为理论主张:说话就是执行规则支配的行为,要知道使用中的句子意义即话语意义就在于要知道成功执行该言语行为的条件。该理论的创立者奥斯汀(Austin)认为言语行为成功执行必须满足六条规则:[1]第一条规  相似文献   
9.
有时候,你很想念一个人,但你不会打电话给他。打电话给他,不知道说什么好,还是不打比较好。你很想念爸爸和妈妈,所以打电话给他们,跟他们聊天。可是,每一次,你们都会吵架收场。下一次,当你拿起话筒,很想打电话给他们的时候,你会犹豫一下,然后放下话筒。你打电话给一个很久没见面  相似文献   
10.
Austin提出言语行为理论,将其分为言内、言外和言后行为。人们在研究言语行为时,一般都把焦点放在言外行为上。本文对Austin的言语行为理论进行概述,对吉外行为其语体色彩进行初步分析,并论述如何准确把握言外意义,旨在为更好的理解言外行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