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字公旗,初,祖父陵,顺帝时客于蜀,学道鹤鸣山中。”为什么《后汉书》、《三国志》、《华阳国志》等史书都说张陵学道鹤鸣山中呢?要弄清这个问题,就要先从道教产生的社会基础说起。 众多的道教经典和史书都公认,道教形成的社会基础有三:一是黄老道学;二是神仙方士的炼丹长命之说;三是民间世俗中的原始巫觋鬼道。黄老道学是指黄帝和春秋思想家老子的思想体系,也就是把黄帝、老子的思想学说作为道教的思想理论和教旨教义,如清静无为,修身养性,“清静为宗,虚无为体,柔弱为用。”  相似文献   
2.
祖师语录     
《中国道教》2006,(6):1-1
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若德行不修,而但务方术,皆不得长生也。行恶事大者,司命夺纪,小过夺算,随所犯轻重,故所夺有多少也。凡人之受命得寿,自有本数,数本多者,则纪算难尽  相似文献   
3.
风水,是认为所谓地气可以渗入死人骨骼从而影响生者祸福的一种巫术。它是传统方术的一种。风水术虽然在理论上搀和了古人的环境经验,但更多的是以低级有神论的世界观为核心的,与科学相去甚远。如果一定要把这样与科学八竿子打不着的东西标榜成科学,那这样的科学就是假冒科学,通常称为伪科  相似文献   
4.
王青 《管子学刊》2007,(2):82-85,96
《庄子·天下》术"的转变,实质上就是学术由"混沌"状态向细化状态的发展进化,也正对应了王官之学向诸子之学的转化.这是时代的进步,是学术发展的必然.上博简《曹沫之陈》为了解这一进程提供了一个实例.深入认识"道术将为天下裂"一语,不仅对于庄学研究有一定意义,而且对于认识《曹沫之陈》的性质和古代学术变化的实质都有较大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5.
佛典文体形成原因再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文杰 《宗教学研究》2001,1(4):123-128
汉文佛典有偈颂和散文两部分。其散文部分四字一句,节奏感强,特点突出。佛教初传东土时,与道教道家和各种方术关系非常密切,所以本文主张佛典这种文体基本风格的形成,正是受其时道教道家和各种方术著作直接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星象学的人格心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董宣如  孔克勤 《心理科学》2003,26(4):701-703
1 引言 星象学(ASTROLOGY),是一门古老的方术。在《星象学:科学还是迷信?》一书中,艾森克和Nias(1982)将星象学定义为“对人们所相信的个体出生时行星的位置与他的人格、发展、职业、婚姻及普通的生活事件之间的联系的研究。星象学基于星象学意义上的黄道带、行星及其他特征,对不同个体的人格特质进行描述,但它并未解释为什么特定的  相似文献   
7.
养生思想是道教教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道教的最高信仰是道,而作为得道的最高境界是“形神俱妙,与道合真”,由此成为仙人或真人。仙或真人的观念是从古老的方仙道中继承的思想。它的特点在于,希望通过一定的修炼,人的精神和形体都得到改造,微妙灵通,超越现实世界的束缚,甚至在天地毁灭的大劫到来时,仍能保持生命的存在。成仙就是与道合一,因此它是所信仰的道与现实的人之间的连结点。成仙的理想是道教教义思想的核心  相似文献   
8.
吴宁 《中国道教》2006,(1):57-58
道教奉老子为教祖,将道家理论与鬼神巫术、神仙方术结合在一起,形成一套独特的宗教神学体系。儒家和道家分别是父权制和母权制在文化观念上的不同反映,儒家尚刚知雄崇阳,道家贵柔守雌主阴。道教以“阴阳平衡”、“贵柔守雌”的原则为指导,特别反对残害妇女。《太平经》说:“今天下失道以来,多贱女子,而反贼杀之,令使女子少于男,故使阴气绝,不与天地法相应。天道法,孤阳无双,至枯,令天不时雨。女者应地,独见贱,天下共贱其真母,共贼害杀地气,令使地气绝也不生,地大怒不悦,灾害益多,使王治不得平。”①在道教里,女者应地,女性象征大地,对女性的…  相似文献   
9.
一泰山不仅气势雄伟,而且不乏幽谷曲溪,还有许多幽深的岩洞,自古以来就是仙家寄居和修炼的好地方。据《岱史》卷四记载,战国时期黄伯阳就隐居在泰山之阴的黄伯阳洞。秦汉时期,方士大行其道,他们修习各种神仙方术,为统治者寻访仙人、寻找仙药,掀起一股大规模的寻仙风潮。当时泰山聚集了众多的方士,其中最为有名的当属安期生,现在泰山地区仍然有其碑记,并流传着关于他的传说故事。  相似文献   
10.
朱新林 《管子学刊》2013,(2):120-123
《淮南万毕术》是淮南王刘安门客中的方士编纂而成的一部方术资料汇编,尽管流传下来的文字较少,但从中仍可窥见当时的一些朴素自然科技思想,对我们理解《淮南子》及西汉的方术与科技思想有参考价值。本文对其释名、辑本、成书、流传及其价值作一总账式检讨,以期引起学者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