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21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字词特征语义提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本研究运用语义判断的方法,对汉字词特征语义的提取做了初步的探讨,被试是28名大学生。实验结果表明,汉字形声字的义符在汉字词定义特征语义提取中有重要作用,在义符与词义一致时,能加速词的定义特征语义的提取。义符对词的特有特征的语义提取无作用,而特有特征的强度能很好地预测提取时间。本研究还发现,词的熟悉性和该词距其上属的语义距离对词的定义特征的语义提取亦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动词语义和句子语法对代词加工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考察了动词语义和句子语法对代词加工的影响.结果表明,动词语义是影响代词理解的一个因素;相同语法功能假设尚需进一步验证,研究者还提出代词理解受社会文化因素影响的假设。  相似文献   
3.
语义联系类型和强度对预期推理生成的制约作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崔耀  陈永明 《心理学报》1998,31(1):14-20
首先采用开放式问卷实验方法,由被试生成日常生活中的事件以及组成这些事件的各种活动和活动的参加者。然后,对这些事件熟悉性、对活动的典型性和可区分性三个维度进行主观评价,形成事件以及每个事件活动序列,并据此编制实验材料。实验主要考察活动的典型性和可区分性对于熟悉性高的事件的预期推理的影响,以及不同工作记忆能力的被试进行事件预期推理时的加工模式。实验结果表明:(1)高工艺记忆能力的被试对事件的预期量小于  相似文献   
4.
分类过程中汉字的语义撮取(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积家  彭聃龄 《心理学报》1991,23(2):139-144
  相似文献   
5.
词汇识别与记忆受到词汇之间语义联想关系的影响。鉴于自由联想方法建立词汇语义联想关系的局限性, 研究者们提出用共现联想法建立词汇之间的语义联想关系。本文对词汇共现频率视角下的语义联想效应及其神经机制的研究进行分析发现, 语义联想的丰富程度和关联程度影响词汇的加工; 与少语义联想词相比, 多语义联想词导致P200波幅增大和N400波幅减小; 语义联想加工涉及的脑区主要是额上回和左内侧颞叶区域。未来研究需要探讨自由联想法和共现联想法建立语义联想关系的差异, 基于共现联想法进一步地探究语义联想的行为规律和神经机制, 并从共现联想的角度开展汉语语义联想效应及神经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语义网络是主要的知识表征方式之一,对创造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不断发展的网络科学方法为相关研究提供了强大的方法论框架及量化工具,研究者得以分别从语义网络结构及语义相关认知操作的角度探讨语义网络与创造性的内在联系。已有证据表明语义网络中所储存的概念越丰富、概念间的连接通路越多元化或越灵活,则个体创造性水平越高;而个体创造性水平亦受制于个体对概念的检索、抑制、选择、整合及扩展等认知能力。在此方向上,未来研究工作应当更多地思考如何在一个相对整合的认知框架中深入探讨语义网络结构及相关认知过程对创造性的交互作用,并结合神经影像等技术手段,将语义网络之于创造性的认知机制嵌套于神经科学体系中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7.
胡扬 《逻辑学研究》2020,(3):82-105
语篇连接词研究有三种主要理论进路:弗雷泽(Fraser)的一般理论、希夫林(Schiffrin)的连贯论以及布莱克莫尔(Blakemore)的关联论。三者认同语篇连接词的连接性,却对其给出了不同的解释。这种解释差异的根源在于,语篇连接词在三种理论框架下中有不同的功能设定:在一般理论里其用于标示语篇元素的语义关系,在连贯论里其用于建立文本结构,而在关联论里其用于引导与话语解释相关的认知推理。因此,语篇连接词实际上有三种连接性:语义连接性,结构连接性和认知连接性。这三类语篇连接性有助于理解鞠实儿提出的"广义论证",即论证是语篇序列。  相似文献   
8.
孙宁 《哲学动态》2022,(12):80-87
自罗蒂将塞拉斯的后继者划分为左翼和右翼两个阵营以来,这一划分一直被视作理解北美当代哲学图景的一个重要指针。这一划分尽管凸显了推进塞拉斯思想的两条线索,且得到了来自两个阵营的背书,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塞拉斯与其后继者之间的复杂关系。该问题内部的复杂肌理可以通过语义学的视角得到澄清。比较布兰顿的语义推论主义、米丽肯的目的论语义学和塞拉斯本人的语义学方案将揭示出,在充分认识到差异的基础上,左翼和右翼塞拉斯主义者各执一端的理论方案可以在一幅整体性图景中有机地整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9.
中国幼儿数数过程信息加工活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莫雷  王穗苹  Chen Zhe 《心理科学》2002,25(6):641-644
探讨中国幼儿数数发展特点。实验1探讨3-5岁幼儿数数的终结点分布状况,结果表明,最大的密集终结点是“19”。实验2进一步考察幼儿在其数数范围内与范围外的起点进行数数的成绩,结果表明,数数范围为11-19的幼儿就开始有部分人可以在其数数范围外的起点进行数数,此表明他们开始应用了数列规则。据此可以认为,中国幼儿的数数活动同样包括联结学习与数列规则学习两种信息加工活动,但中国幼儿数列规则的学习活动在“11-19”数数过程开始。  相似文献   
10.
刘叶涛  张家龙 《哲学研究》2012,(2):73-79,129
<正>现代分析哲学家致力于意义的分析,力图通过对语言的分析使哲学科学化。以罗素和逻辑实证主义为代表的前期分析哲学家拒斥一切形而上学,所有导致本质主义的学说均被他们宣布为虚妄。但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