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佘超 《道德与文明》2021,(5):153-160
友善作为时代新人之品德的重要构成,是助力时代新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路上交出"合格答卷"的重要道德力量,其内在依据主要包括伦理、历史与现实等方面,同时,也将助益时代新人形成与国家为善、与人为善、与己为善、与自然为善等品质.为此,培养时代新人的友善品德的进路是,培育与践行友善价值观、发掘与利用传统文化中的友善资源、激发弘扬友善品德的动力、完善时代新人锤炼友善品德的制度保障,进而营造全社会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  相似文献   
2.
职场中曾有一些规定或是潜规则,让一些新人感觉无所适从。如何在职场中发挥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和同事们和平相处,就需要职场新人既要找准自己的位置,还要把握好自己的身份。王红是外贸公司新招聘来的打字员,是一个性格内向文静的女孩。每天她都早早来到单位,把打印室打扫得一尘不染,然后把大家的电脑打开,等同事们一到,就可以直接工作,为大家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3.
查常平 《宗教学研究》2007,1(1):109-114
保罗的反对者的共同特征是:上帝在耶稣基督里使人得救的恩典本身是非自足的,必须在这恩典之外增添上人遵守的律法作为、接受世上的智慧与知识,否则,人就不可能获得完全的救赎。基于这种背景,在保罗神学中,他关于恩典与律法的关系,是他讨论社会正义的基础。他否定了所有犹太教形式中两个共同的柱石:以色列的神选和对于摩西律法的忠诚,将上帝的拣选范围扩大为包括外邦人在内的教会,用因信称义取代以律法称义。基督教正是在这两个方面而区别于犹太教。因信称义的教义落实到个人身上,保罗认为肉身与圣灵是对立的,他进而把人分为两类:一类按肉体生活,另一类按精神生活,认为存在着自然的人和精神的人,未皈依的人和皈依了的人,堕落了的人和得救的人,尘世之子和上帝之子。第一类人源出于亚当,第二类人来自于基督,提出旧人与新人的观念。  相似文献   
4.
2019年10月27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颁布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这为我国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公民道德建设提供了根本指针,与2001年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相比,在诸多方面实现了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开拓创新与转型升级。本刊特邀我国学界在公民道德研究领域有着深厚造诣的五位学者,就新时代培育时代新人的逻辑进路、民族文化自信与传统美德传承、新时代公民的网络道德建设、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法治保障、夯实新时代基层公民道德建设的实践基础这五大问题,进行深入学理诠释,以飨读者,并求学界共鸣。  相似文献   
5.
新人法则一:礼貌拒绝。有理有节实习第一天起,浅浅就暗暗发誓,要比别人多努力,多用功,尤其是在这家名气颇响的国有企业锻炼,即使无法留下成为正武员工,也要证明自己的实力。可是,八个月过去了,她只能用“无语”两个字来形容个中滋味。  相似文献   
6.
延安精神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我们党和国家在长期的艰苦奋斗中形成的优秀品质。十八大以来,党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是对延安精神的延伸和总结,具有不可磨灭的一脉相承性。在经济全球化新时代下,我们更需要倡导这种精神,注重对青少年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培育“四有”新人,使大学生真正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相似文献   
7.
切·格瓦拉的“新人”思想往往被视为一种不切实际的浪漫主义,因而不需要认真对待。本文通过对《古巴的社会主义与人》等文本的分析表明,“新人”思想是在回应20世纪60年代古巴社会的现实要求,并与古巴革命历程中的游击战密不可分,因而不能简单地将其视为一种脱离实际的浪漫主义。此外,切·格瓦拉的“新人”思想还可以在阿根廷社会主义思想家阿尼瓦尔·庞塞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与无产阶级人道主义》和秘鲁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何塞·卡洛斯·马里亚特吉的《清晨灵魂》等著作中找到渊源,它是拉丁美洲思想传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值得认真对待。在殖民主义、种族主义沉渣泛起的今天,“新人”思想所承载的反殖民主义、反种族主义精神具有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学海》2017,(5):153-156
萨特用批判性的新人本学重建历史唯物主义。在《辩证理性批判》中,萨特首先批评苏联马克思主义实证方法论导致其理论存在"人学空场",质疑辩证唯物主义作为历史唯物主义基础的合理性。然后萨特创立了个人辩证法,并将个人的实践经验作为辩证法的来源,将个人活动纳入到社会历史考察中,严格将辩证法限定在历史领域,否定自然辩证法存在的必要性。最后萨特用人学辩证法阐释先验性和必然性的统一,自由与历史必然的辩证统一,思维与实践的统一,个人与历史整体化的统一。萨特的人学辩证法对反对教条主义和实证主义思维方式有重要作用,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命题的内容,提供了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新理论范式与视角,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但是其理论的建构缺乏科学的学理基础,不失为一种遗憾。  相似文献   
9.
刘训练  陈丽 《学海》2023,(3):176-184
在罗马共和国末期,西塞罗对“virtus”概念的重塑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在早期拉丁语中,“virtus”主要被用来指体质上的或军事上的勇敢;到了共和国中期,“virtus”的含义和用法开始出现分化,呈现出两种主要的面貌:一种是传统的用法,指体质的或军事的勇敢、勇武;一种是受希腊语“■”的影响,将概念扩展到军事领域之外,成为抽象的各种德性的统称。正是在西塞罗这里,“virtus”完成了概念上的抽象化、普遍化,获得了稳定而持久的伦理含义。西塞罗对德性概念的提升与重塑,不仅反映了希腊思想的影响,而且也再现了他对不依赖军事之“新人”意识形态的建构;由此,他深刻地改造了罗马的政治伦理传统,深远地影响了西方文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