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张玲 《天风》2018,(6):14-15
教会的文艺创作、圣剧、歌舞,其中心内容先要"载道",外在形式可以使用中国传统乐器、民间小调、传统服装,使这"道",离我们的生活不远。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教会生活日益丰富,不仅有主日神圣庄重的敬拜,周间还有形式多样的团契活动,教会节期或中国传统节日时,各样的文艺节目也为教会生活增添了色彩。  相似文献   
2.
欧盼 《天风》1997,(7):34-34
她的美,不在外貌,不在服饰,而在她那里外通明透亮的心。 在我们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财贸学校校园里,随时会听说:她,把孤儿看成孩子。在贫困的学生中,这样流传着:她,是我们特困生的母亲。 那一年秋天,有一位来自雷公山上、母亲早逝的极贫困生。  相似文献   
3.
张琼 《道德与文明》2003,13(2):40-45
唯物史观及其由此而派生的社会结构理论和意识形态理论 ,是马克思主义文艺伦理观的理论基石。坚持文艺来源于社会生活实际 ,反对“道德决定论”的创作思想 ;坚持文艺的社会主义倾向 ,反对宣扬抽象虚伪的道德 ;重视文艺的道德教育功能 ,发挥文艺在揭露统治阶级腐朽道德 ,提高无产阶级道德认识 ,培养高尚道德情操 ,树立革命理想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坚持历史判断为主和道德判断为辅的价值原则 ,反对文艺创作和文艺批评中的历史道德化倾向和历史非道德化倾向是马克思主义文艺伦理观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4.
《天风》2011,(12):45-45
为鼓励广大信徒传扬圣道,经由香港海天基金会赞助,201 2年《天风》将继2011年后,仍辟专页增设文艺创作奖,刊登文艺性作品。作者不限性别、年龄、地域。文体可采用诗歌、散文、短篇小说等形式。诗歌、散文长勿逾1200字,短篇小说勿逾2500字,请用电子文稿发送邮件或打印稿邮寄。  相似文献   
5.
民国时期,中国的回民穆斯林群体创办了许多的报刊,其实,早在清末就有丁宝臣创办的《正宗爱国报》,迟至1949年,还有庞士谦主编的《回民大众》,此段时间内,全国各地所创办的各种报刊,内容丰富,既有教理讨论,也有文艺创作、时政评论、科学普及等许多方面的内容。过去涉及到教义与抗日战争关系的论述很少,本文试图以报刊为中心,论述时人如何从经典与教义出发,理解抗战,支持抗战以及试图推进个人与宗教进步的。  相似文献   
6.
文艺创作任何时候也不能离开辩证法,哲学的辩证法在文艺创作中的具体运用,我们称之为艺术辨证法.中国20世纪重要的美学家王朝闻先生成功地运用艺术辩证法的观点对古典美学范畴进行分析,如有与无、阴与阳、常与变、实与虚、简与繁、单纯与丰富、含蓄等.  相似文献   
7.
正习近平总书记最近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这一重要指示给文艺工作者和美学工作者提出了新的任务,指明了新的方向,对我们的文艺创作和美学研究都有重大意义。弘扬中华美学精神,首先要弄清什么是中华美学精神。而中华美学精神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还必须先弄清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支柱是儒家、道家和佛  相似文献   
8.
, 《天风》2012,(12):41-41
为鼓励广大同工同道用文字来传扬圣道、造就信徒,经由香港海天基金会赞助,2013年《天风》编辑部仍将增设“文艺创作奖”,每期选一篇文艺性作品刊登,文体可采用诗歌、散文、短篇小说及其他文艺形式。一般要求诗歌、散文长勿逾1200字,短篇小说勿逾2500字,请用电子文稿发送邮件或打印稿邮寄。必须是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过的作品。入选作品将在三个月内刊出,落选稿件恕不退回或说明。已入选者年内获奖只能一次。获奖者除作品刊登外,还会获得全年《天风》一份及奖金人民币500元(稿费另计)。作者不限性别、年龄、地域及其信仰程度。其作品版权为《天风》所有。本刊有权集录、刊登,不另给酬。欢迎读者尤其欢迎各神学院校师生踊跃投稿。  相似文献   
9.
黄幸平 《天风》2018,(6):12-13
教会文艺创作要贴近教会、贴近社会、贴近人心,要坚持为教会、为社会服务的导向。实现民族复兴,需要文化繁荣;实现文化繁荣,需要文艺发展:实现文艺发展,需要重视文艺创作。民族复兴需要物质力量,也需要精神力量。铸造灵魂、塑造精神,文艺作用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
<正>"审丑"是现代美学研究范畴内备受热议的话题,"审丑"也成为了一种时下流行的大众文化现象。"丑"作为"美"的对立面,在日常生活中,人人唯恐避之不及。在传统的文艺作品中,"丑"也一直以美的附庸物及被批判和讨伐的角色存在。然而在现代艺术作品中,"丑"逐渐成为文艺创作中的主角,大有颠覆"美"的统治地位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