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学琳  张越 《管子学刊》2007,(1):F0003-F0003
由山东大学考古系任相宏教授、淄博市文物事业管理局副局长张光明研究员、淄川区文物保护所所长刘德宝副研究员主编的《淄川考古》已由齐鲁书社出版发行。该书是第一部全面介绍淄川考古发掘研究成果和淄川区域历史研究的专著,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  相似文献   
2.
甘彤 《中国宗教》2018,(8):76-77
寿县清真寺全称为“华东清真大寺”,是华东地区规模较大、保存较为完整的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清真寺,其建筑风格属于清代徽派建筑,局部保存了明代的建筑特点。合理的空间布局,精巧的建筑设计,精美的木雕和砖雕,寿县清真寺以其特殊的建筑艺术,展现了中国传统建筑风格清真寺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3.
释本性 《福建宗教》2002,(2):16-17,19
应台湾佛教界的联合邀请,中央政府特批,2002年2月23日,陕西西安法门寺佛指舍利在两岸佛教界400多名僧俗弟子的护送下,由专机运抵台湾,先后供奉于台湾大学体育馆、台北县三峡镇金光明寺、高雄县大树乡佛光山、台中港区综合体育馆、南投县埔里镇中台山等处,于3月31日返回法门寺。佛指舍利赴台供奉第一星期,瞻仰信众就近百万。  相似文献   
4.
文物鉴定大家马未都,关于如何鉴别真品和赝品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从来不研究赝品,更何况每件赝品的破绽都是不同的。每个月,我都要抽空到博物馆泡上一整天,不干别的,就是盯着古董看,一直看熟看透为止,收藏界管这叫养眼。经过这样反复无数遍的养眼,眼睛就只会适应真品的感观,今后一旦看到赝品时就会带得非常扎眼。  相似文献   
5.
我国东部的齐文化,系在传承东夷原始文化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经过西周,至迟在春秋时期已经形成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齐地也是在20世纪开展考古工作较早的地区之一,发掘出土的大量丰富的文物资料,为齐文化的全方位深入研究提供了大量新的信息。张光明先生自北京大学考古专业毕业后,在齐地长期从事文物考古调查发掘和研究工作,多有所获,《齐文化的考古发现与研究》一书就是他多年研究的成果。  相似文献   
6.
成都平原的树崇拜与道教关系探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树崇拜"是早期人类所信奉的原始崇拜习俗之一.而以成都平原为中心的四川地区出土了丰富的树崇拜文物,不仅与神话传说中的记载相符,是早期社会分工留下的痕迹,而且反映了当时社会中长生信仰的流行.从广汉三星堆铜树到东汉成都平原的摇钱树再到道教的长生信仰,可以看出原始自然崇拜到神灵崇拜再到成熟宗教的信仰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7.
河南淮阳民俗文物泥泥狗是嬗延生息于中国古老大地上最普通民众的独特的审美创造,是富于典型意义的民俗文化形象载体。淮阳泥泥狗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与地域民俗相依相成,形成了鲜明的美学特征和视觉形式,形象夸张怪异,色彩强烈,虚幻神秘,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地域特征。  相似文献   
8.
王小明 《法音》2007,(8):60-60
8月14日下午,文化部周和平副部长率全国古籍保护专家委员会主任李致忠,国家图书馆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主任詹福瑞、文化部社会文化图书馆司副司长刘小琴、计财司副司长赵雯一行来到设立于北京法源寺的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就古籍保护试点工作进行考察调研,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馆长学诚法师.中国佛学院副院长传印法师,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蘧俊忠、陈文尧,以及各部室主任张厚荣、宗家顺、卢浔、张军等热情接待了周副部长一行。  相似文献   
9.
大唐盛世,究竟给后人留下了哪些不朽的遗产?正如青春英年之于个体生命,往往因其喷薄而发的生命活力与新奇鲜活的经历体验,因而给人以毕生弥足珍贵的回味一样,大唐——那个属于我们整个民族的辉煌青壮年,究竟给今天的我们留下了些什么值得无穷回味的东西呢?  相似文献   
10.
文殊菩萨是大乘佛教中的首席菩萨,主司智慧。自文殊信仰伴随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以来,文殊造像在中国产生并经历了一段旺盛的成长时期,到晚唐至五代时期,出现了一种新的文殊造像组合形式——新样文殊。对新样文殊的判断标准和产生渊源进行分析和探讨,可以发现,新样文殊的粉本应始于敦煌本地,故其产生渊源依旧是敦煌旧样文殊变中形象的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