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儒家文化:定位、定义与功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高师宁 《学海》2012,(1):27-32
本文讨论了历史上关于宗教未来的两种主要观点,并用事实表明宗教至今并没有消亡,但是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宗教已经发生了许多变化。今天世界宗教的格局已处于多元状况,只有对话才能导致宗教间的和平相处,也才可能实现世界和平。  相似文献   
3.
物质的繁华,不应该牺牲精神的富有;经济的发展,不应该冷落了文明的空间。文明礼仪教育,作为一种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教育,必须长抓不懈,才能利国利民。不得不说,当今社会,市场经济高速发展,国家实力迅猛进步,但在精神文明方面,并没有及时赶上物质文明发展的脚步。在过于看重物质的年代,在家庭、社会的影响之下,很多青少年在文明礼仪方面出现缺失,传统文化更是成为人们淡忘的对象。  相似文献   
4.
迷信,是人类对自然界及自身缺乏正确认识的结果。它是人类认识过程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本身不足为怪。但在阶级社会就复杂化了,  相似文献   
5.
翟墨从事美学、美术学、设计学研究,其远创理论成果为全息文明模式、大一美学体系、创悠设计理念、四分思辩方法.他出版个人著作18部,发表论评近千篇,主编著作10种80余部.  相似文献   
6.
霞文 《四川心理科学》2014,(11):134-134
培养高中学生语言交际能力是整个高中英语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英语对话课,它以丰富的情景设计,实用易学的句型和表达法,以及与课文紧密联系的话题和内容,为教师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提供了大量的语言材料,并为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在20世纪初西方文化危机期间,卫礼贤极大地推动了西方对于孔子和儒学的积极评价:他大量译介中国经典,在德国起到了拓荒的作用;他的灵活阐释,拓展了儒学的接受群体;他的"中国"立场,让西方封闭的话语场内多了"他者"的声音。卫礼贤复活作为道德宗师的孔子形象,彰显儒家对道德责任的坚守,令人信服地从西方视角确证了传统儒学的现代价值。他的"跨界"阐释让他得以克服专业局限,为上世纪初的中西文化对话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8.
说“瓯”     
李学功 《管子学刊》2011,(4):107-109,118
先秦秦汉"瓯"之载记,实际反映出瓯人族群发展、分布所具有的多样性和分散性特征。商周时期,越共同体之部族、方国已经成为商周政权较为松散的朝贡体系的一环。其方位在今浙南、闽北在内的东南临海区域,古为"越"之族系,百越之一。从目前的考古发掘看,瓯越文化遗址群在浙南之温州、台州地区分布较为集中,并且至迟在商周时期,浙南的温州、台州等地已经出现了毋庸置疑的文明社会形态的因子。  相似文献   
9.
《佛教与生态文明》是上海玉佛寺2008年召开的“佛教与生态文明”研讨会的论文集,是国内佛教生态思想研究的最新成果。该书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亮点:  相似文献   
10.
《中国宗教》1995,(收录汇总):2-2
新华社北京7月18日电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17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今后5年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时期,要深入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