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0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藏族传记文学历史悠久、数目庞大、形式多样、内涵丰富,是整个藏族文学宝库中最具特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该文体当初因为佛教的传入,特别是随着《佛本生传》及《譬喻经》的译介而产生,所以早期的传记从内容到形式、结构各方面带有明显的印度文化特点,但后来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演变,逐渐形成了诸多藏族独有的特点。本论文主要以各类藏文文献为例,对藏族传记文学的溯源、发展历程以及分类和文体特征等,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深入研究,旨在探寻整个藏族文学乃至整个藏族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为开拓藏学研究新领域和新渠道,提供详实、可靠的资料。  相似文献   
2.
王静 《四川心理科学》2014,(14):139-139
欧·亨利被誉为最优秀的短篇小说大师之一。本文聚焦于他的《良心未泯》这部短篇小说,从文体学角度进行分析。本文对该文本的书写、词汇、句法和结构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明末高僧蕅益智旭的著作文集<灵峰宗论>,乃由其门人成时法师负责编辑而成.近百年来,印光法师和今人释宗舜先后发现了成时法师有妄自删改其师著作文字的事实,并对删改问题作了初步的探究.在前人的基础上,本文又结合一些新发现的材料来探讨删改问题.本文先以<宗论>被妄改的事实为基础,为质疑<灵峰蕅益大师自传>(置于<宗论>卷首)一文的真伪问题提供了三大依据,后又以<周易禅解>序跋文本在<宗论>本中如何被删改作为典型例证,结合智旭单行本著作内容与<宗论>本的比较,具体分析成时编选和删改<宗论>的一系列特点,证明<宗论>虽然已被成时删改,但仍具有一定的可信度.本文还意在告诫学界:如果借助<灵峰宗论>来研究智旭及其相关问题,一定要小心谨慎其中文字材料的真伪!  相似文献   
4.
"申池"考辨     
“申池”是齐国苑围,魏晋以来,遗址失考。由于杜预一个“疑是齐都申门左右水池”的猜测,后来编人《康熙字典》《辞源》据以为真,遂成定论。根据《史记》《左传》《孟子》等大量相关资料的分析,实际地理位置环境条件、地方和村落名称、地下发掘等因素的多方考证。证明这一结论是错误的。“申池”是一个颇具规模的苑围,在当时的时水——现在乌河上游,以临淄区凤凰镇申桥为中心的方圆数十里的乌河流域地带。  相似文献   
5.
清初以来记述明末高僧蕅益智旭生平事实的各种材料,大多来源于《灵峰蕅益大师自传》,而且存在转述不准确或误解等现象,如对智旭生卒年月的表述明显存在差异;《灵峰蕅益大师自传》并非全部出自智旭之手,其中有近一半文字是由其门人成时法师增补而成。为了澄清事实,本文梳理和考辨了一系列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蒿志强 《天风》2014,(1):7-8
<正>而基督教文字工作者在这个欠缺互信和温暖的世界中,要成为信望爱的播种者,正能量的传递者这里笔者想讨论一下当今基督教文字书写形式。一、书写形态1.证道讲章牧者每天被动或主动都在做的事就是写讲章。为什么基督教叫"证道","讲道"又是什么意思?当我预备一篇信息时,  相似文献   
7.
宋文明生平 关于宋文明的生平,唯一的线索是《太平御览》卷六百六十六《道部八》中的记载:  相似文献   
8.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孔子诗论>,由马承源先生等整理、命名,发表于<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  相似文献   
9.
《晏子春秋》的文体属性可谓众说纷纭,近年来,认定它为小说的观点日盛,持小说论者依据的主要是小说文体的部分特征,如具有故事性、以塑造人物为核心、具有虚构成分等。这种依据并不科学,它忽视了小说作为纯文学作品的审美属性。我们要判断《晏子春秋》是不是小说,关键要判断它的文学属性,即它是不是审美的。《晏子春秋》在价值取向、人物塑造及表现手段上都表现出明显的非审美特征,这与标志着中国小说审美初始的《世说新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不能轻易把《晏子春秋》定性为小说,它是一种具有历史具体性的特殊文体。  相似文献   
10.
传为顾闳中所绘《韩熙载夜宴图》,艺术价值极高,在中国画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同时由于所绘图像相对写实,对研究当时的历史文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是该作品在历史的流传中演绎出多个版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