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本文依据《大乘广百论释论》中《破有为相品第七》的有关内容对佛教、数论派和胜论派的因果观进行讨论、分析和比较。文章认为,胜论派把因果关系理解为要素的结合,数论派把因果关系理解为潜在事物的显现。无论胜论派还是数论派,都认为世间存在常住不变的实体。《大乘广百论释论》的作者正是抓住这一点来反驳胜论派和数论派的因果观。佛教认为,没有独立、恒常的实体,这是因果律得以成立的前提;所谓的因果联系就是一切无常变化、互相依存的有为法相互联结的条理而已。  相似文献   
2.
《易纬》"数"论的思维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论《易纬》“数”论的思维模式问题,认为《易纬》之“数”所要探讨的实质上是有关“数”的起源问题;有关自然史的演化序列问题;有关“数”的神化问题。其实质是通过对“数”的发现、“数”的安置、“数”的神化,最后达到把“数”变成绝对的主宰。这也是思辨哲学的一般致思途径。  相似文献   
3.
瑜伽,它是东方最为古老的精神性观念。它既有哲学性的思考,又有着深厚的生理学基础。不过,说起来,它虽然与哲学有关,但并不只是关心某种教理原则,它也要讨论诸如为什么或者因为……所以之类的疑惑与探求,但那并不是瑜伽学的重点。说到底,瑜伽只是某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