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天帮朋友搬家具,很简单的一件事,就是把一部分不用的家具搬到储藏室,可是我们六七个人忙了半天才结束。储藏室里的东西塞得满满的,需要把它们清理出来,才能搬进去家具。废纸整整装满了两辆汽车车箱,运走废纸后,又把一些木头啊、家什啊  相似文献   
2.
3.
统计学习是指个体在连续刺激流中发现转移概率等统计规律的过程, 在Saffran等(1996)的经典婴儿语音切分研究中首次被提出。大量研究证实了统计学习的普遍存在, 近期学界开始关注统计学习的特异性及其对认知的影响, 尤其是从学习过程及其特异性两个方面阐述统计学习的认知神经机制并揭示其和语言的交互作用。未来应从脑和行为的多模态数据视角, 丰富统计学习结果的行为和神经指标, 考察不同类型统计学习过程的动态神经活动模式, 建立统计学习行为和脑的关联, 深化对统计学习认知神经机制的认识, 在统计学习与语言交互作用的基础上, 从成人二语学习切入结合音乐统计学习训练探讨促进语言学习的统计学习干预手段。  相似文献   
4.
密集追踪数据通常蕴含了心理过程的详细变化信息,反映了某些心理的复杂变化过程。时变效应模型用函数替代恒定的系数,可描述密集追踪数据中随时间推移心理的动态变化过程和时变效应,是分析复杂心理过程的有效方法。在介绍时变效应模型的原理后,通过模拟研究考察模型的表现,结果显示:(1)样本量增加可降低函数估计的误差;(2)惩罚样条法的节点数选择与函数的复杂度有关,函数越复杂,所需节点越多;(3)样本量与节点数对函数估计误差的交互效应不显著。进一步应探讨测量次数、数据分布形态、数据缺失等如何影响模型的表现。  相似文献   
5.
多层线性模型在纵向研究中的运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盖笑松  张向葵 《心理科学》2005,28(2):429-431
纵向研究中传统统计技术主要是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但是这两种技术存在一些局限性,不能合理而充分地解释纵向研究资料。近年来出现的多层线性模型能够更有效地利用纵向数据。为促进多层线性模型在纵向研究中的运用,简要论述了传统统计技术的局限,介绍了多层线性模型的原理及其在纵向研究中的作用,以一组模拟数据为例对多层线性模型中各种参数在纵向研究中的含义进行了详细讨论,对于纵向研究中运用多层线性模型时须注意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光阴荏苒,如白驹过隙。自2010年以来,本刊编委会策划了对栏目进行了力度较大的调整,增设了"主编特邀"、"博士论坛"、"研究构想"、"研究简报"和"元分析"等栏目,以崭新的面貌和活跃的学术氛围呈现在读者面前,吸引了大量读者、专业杂志和文献数据机构的高度关注,得到了多方面的积极反馈。  相似文献   
7.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发展等方面深受大数据的影响,利用大数据来分析当前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已经成为人们的一个习惯。因此,聚焦大数据这一时代背景,通过分析大数据对当前城市管理的影响,结合大数据在城市管理中的运用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深入探讨利用大数据提高城市管理质量的路径,从而进一步优化城市管理模式,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8.
宋枝璘  郭磊  郑天鹏 《心理学报》2022,54(4):426-440
数据缺失在测验中经常发生, 认知诊断评估也不例外, 数据缺失会导致诊断结果的偏差。首先, 通过模拟研究在多种实验条件下比较了常用的缺失数据处理方法。结果表明:(1)缺失数据导致估计精确性下降, 随着人数与题目数量减少、缺失率增大、题目质量降低, 所有方法的PCCR均下降, Bias绝对值和RMSE均上升。(2)估计题目参数时, EM法表现最好, 其次是MI, FIML和ZR法表现不稳定。(3)估计被试知识状态时, EM和FIML表现最好, MI和ZR表现不稳定。其次, 在PISA2015实证数据中进一步探索了不同方法的表现。综合模拟和实证研究结果, 推荐选用EM或FIML法进行缺失数据处理。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 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应用催生了“智能化心理健康测评”这一领域。智能化心理健康测评能够弥补传统方法的不足, 降低漏诊率并提高诊断效率, 这对于心理健康问题的普查及预警具有重大意义。目前, 智能化心理健康测评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研究者基于在线行为数据、便携式设备数据等开展主要以数据驱动为导向的探索研究, 旨在实现更高的预测准确率, 但是测评结果的可解释性等指标尚不够理想。未来的智能化心理健康测评需要强调心理学领域知识和经验的深度介入, 提高测评的针对性和精细化程度, 加强信效度检验, 这对于智能化心理健康测评工具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在心理学和其他社科研究领域, 大量实证文章建立调节效应模型, 以分析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是如何随着调节变量的变化而改变。过去10多年, 调节效应分析成了方法学研究的一个热点。从显变量的调节效应、潜变量的调节效应、多层数据的调节效应、基于两层回归模型的单层调节分析、纵向数据的调节效应、调节和中介的整合模型六个主题系统地总结了国内调节效应分析的方法学研究的发展历程。最后对调节效应的未来研究方向做了讨论和拓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