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联觉是当个体感受到一种感觉刺激的同时体验到其它感觉的现象, 主要分为强联觉和弱联觉两种。本文主要介绍了强联觉的各种类型及其相关脑机制的研究, 分析和比较了前人从结构和认知加工角度建构的多个强联觉理论模型, 总结了这些模型对强联觉现象脑神经机制的解释。同时本文还探讨了强联觉与其它(如注意、记忆、创造力等)认知加工过程的关系, 对弱联觉(即联觉隐喻)的研究进展和不足也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指出未来对联觉的研究趋势应集中在弱联觉的研究上。  相似文献   
2.
联觉是指由一种感官刺激引起其他感官体验的心理过程。近年来的研究将行为实验和脑成像技术结合,发现了联觉的认知神经基础。本文总结了最受关注的字形-颜色联觉的研究成果,认为联觉发生在视知觉加工的早期阶段,与知觉在本质上有许多共同特征,其脑区涉及梭状回(V4)和顶叶。未来联觉的研究将通过综合运用各种方法,进一步拓宽研究范围。  相似文献   
3.
如果美(美感)取狭义--视觉美,只有动物与人类的视觉快感以及人类的高级思维觉快感对视觉的联觉作用才是美感;如果美(美感)取广义--包括味觉美、性觉美、环境美、心灵美等等,那么动物与人类的低级快感和人类高级思维觉快感及其对低级快感的联觉作用,就都是美感.  相似文献   
4.
联觉的发展与习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联觉具有基因遗传性, 基因遗传在决定联觉中起到重要作用, 但并不意味着基因遗传就是决定联觉的唯一因素, 联觉具有在后期发展的可能, 并且这种发展呈现倒U形曲线。既然联觉是发展的, 那么联觉可否通过训练习得呢?目前不少研究对非联觉者进行了配对关联训练, 发现训练后的非联觉者具有类似于联觉者的表现, 也发现训练后的非联觉者与真正的联觉者具有一定的差异。但目前研究还没有直接或强有力的证据表明训练所致的配对关联就是一种联觉, 训练后的非联觉者就能变成联觉者。相反地, 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非联觉者经过配对关联训练后可能无法成为真正的联觉者。  相似文献   
5.
张喆  游旭群 《心理科学》2013,36(1):67-71
数字空间表征是人类对数字进行表征的重要方式。数形联觉(number-form synesthesia)是一种数字可以有意识地引起空间知觉的独特现象,与此类似的是非联觉者中广泛存在的无意识的心理数字线(mental number line)现象。两者在行为和脑机制上存在着很多重叠,也存在着值得思考的差异。数形联觉的研究能够提供实质性的行为和脑机制数据,用以解决数字空间表征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加强对于数字空间表征的理解;也为更加全面深入地开展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新的启示,成为数字空间表征研究中值得推崇的新取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