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一堂减法课     
高三开学不久的那堂数学课是我们几个人在学校里的最后一堂课,因为前一天晚上,我们已向校长兼班主任管老师递交了一份关于退学原因的说明,就放在他二楼的办公桌上,估记他第二天上课前一定能够看到。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的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我们在进行三疑导学模式探究的过程中,我发现如果想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小组合作是非常重要的,现在社会都是需要会合作分享的人,而且这样让学生在小团体中学会交往是很好的,长大后他们才会在社会中与人交往,这样人际关系才会得到发展,从中分享快乐。  相似文献   
3.
基于某特大型城市学区658名小学四年级学生及其父母的调查数据,讨论小学生参与数学课外补习的影响因素,特别是家校沟通的作用。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在控制学生数学学业成绩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情况下,母亲的家校沟通行为可以显著预测四年级学生的数学课外补习参与情况,而未发现父亲的家校沟通行为的预测作用,研究结论印证了信息沟通在家庭教育决策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经常有这种现象:教师讲课风格幽默,题目讲解深入,知识拓展广泛,学生也听得津津有味,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却什么也没有学到;也有的教师讲课条理清晰,分析透彻,学生也听得轻轻松松,题目似乎也明明白白,可是,问题一旦稍微变化一下,却无从下手;也有的教师课堂有问有答,课堂十分热闹,但是考试成绩并不是十分的理想;还有的教师能够做到例题精讲,训练学生各种变式,这样虽然能够让学生掌握一些常规的解题方法技巧,但是往往限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如果我们能够从一个新的角度,即运用建构主义的一些积极的观点来分析一堂数学课,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优化课堂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首要问题,就是研究在认知过程中优化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小学生抽象思维尚处在未成型阶段,他们的学习必然离不开那些感性材料的支持.而多媒体计算机中的软件部分,正是利用大量的图形、图像的画面、音乐盒解说来弥补学习中感性材料的不足,这既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又能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的那些难以口述清楚的内容和问题,因此能使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和谐发展,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6.
我是和平区一所区重点中学的高二学生,在我们学校,如果要想考入南开大学这样的大学至少要年级前十名,但是凭我的成绩,目前还有一段差距。 不知为什么,上了高二以后,我总是不自觉地上课走神,特别是数学课。我知道自己做题不够,就在课下买了很多参考书,可是总是感觉没有时间做,我每天晚上都1点多睡觉,可是收效并不大,由于晚上睡觉晚,也影响了第二天的听课,  相似文献   
7.
学生来信:老师,您好!我是一名高三女生,口吃的问题困扰了我四年多。明年就要升入大学了,我很希望能够在毕业前解决我的问题。问题的开始是在初二时,一次上数学课,我犯困没认真听,突然被老师提问。同桌在一旁提示我答案是75,我想要把"七十五"说出来,可是不知道怎么的,嘴巴打了结,说了"七十",要说"五",却好像很难拐过来,"十"了半天,才说出了"五"。同学们哄堂大笑,老师严肃地批评我上课没有认真听,一直在走神。  相似文献   
8.
教师要提高课堂效果,就必须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研究他们掌握知识的规律,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