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四川心理科学》2014,(21):10-13
课改,教育战线上一个永恒的主题,教育工作者不变的追求。它是黑夜里一盏不灭的明灯,引领着老师们向教育的制高点前行;它是征途中一个闪光的路标,永远闪耀着触不可及的神秘之光。新课改十余年来,在质疑、对抗、迷茫、理解、追随的“反复”之中,身处改革之中的教育人士,有过破茧成蝶的阵痛,也有柳暗花明的收获。而近年来,关于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概念、观点、路径、方向已经逐渐明晰,甚至可以说,我们己渐渐步入“后课改”时代。“后课改”时代,如何进一步巩固已经取得的课改成果?如何以课改为抓手进一步推进教育向纵深发展?这都是我们应该深思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名在教育战线上工作二十多年的体育教师,对现在的学生如何教育,如何上好小学体育课,我越来越感到现在的孩子不好教育,小学的体育课也不好上。但是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然而现在的小学低年级学生好玩、好动,求新、求异的心理较强,这就要求我们每位体育教师每节课都要有创新,用新鲜的事物、形式或角度来刺激学生,启动学生,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让学生体会到运动的乐趣,从而达到“健康第一”的课程目标。每位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形式和方法来达成课程学习目标。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地去发现、去探索、去耕耘、去创造,以便我们的课堂更贴近学生的需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