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98篇
  免费   84篇
  国内免费   12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885篇
  2013年   171篇
  2012年   238篇
  2011年   327篇
  2010年   235篇
  2009年   295篇
  2008年   320篇
  2007年   216篇
  2006年   189篇
  2005年   227篇
  2004年   177篇
  2003年   162篇
  2002年   165篇
  2001年   203篇
  2000年   148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84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多年来,教育体系缺乏正式的评价机构和体系,学校教育质量的评估自发落到升学考试上,过程性评价很多也被考试替代,考试形式仍停留在纸质测验阶段。未经过合理论证的分数仍是划分学生等级的主要依据,分数仍是全社会的紧张源。  相似文献   
2.
3.
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和变化,许多不同结构方式和文化艺术风格的古村落建筑群日益消失。而浙西南保留相对完整的大济村古建筑群无论是营造构思、建筑色彩和装饰特色,还是所突出的人文精神,都对当下的建筑设计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4.
王阳明心学理论中的"物"有四个含义。他首先从实践论的角度把"物"一般规定和总括为实践客体,即人的各种实践活动;实践客体的具体内容由实践对象、实践基础、实践条件组成:实践对象是"孝"、"友"、"仁"等价值观念,实践基础是爱亲、恻隐、好恶等感受所感受的价值事物,实践条件是山川草木等客观事物。"物"的四个含义分属存在和价值两个类型,即存在世界和价值世界。王阳明将价值从对存在的依附关系转变为并存关系是其心学理论建立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5.
本文是专修班两年行将毕业之际,老师要求做的思想、学习的汇报,在这里拿出来与同道们一起思考,并期待老师的爱护与指导。(一)对基础理论方面的思考本世纪,一百年的时间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变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这一切变化也自然地会影响到哲学及宗教领域。但变化中也有不变的,那就是一些自然规律,还有大道。这样,就不能不使我们思考,我们道文化中有多少是基于大道和自然规律的,有多少是基于当时历史条件的。我们要学好我们的道教文化,并运用之来修炼自身,造福社会就不能不思考这个问题,它…  相似文献   
6.
物质的繁华,不应该牺牲精神的富有;经济的发展,不应该冷落了文明的空间。文明礼仪教育,作为一种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教育,必须长抓不懈,才能利国利民。不得不说,当今社会,市场经济高速发展,国家实力迅猛进步,但在精神文明方面,并没有及时赶上物质文明发展的脚步。在过于看重物质的年代,在家庭、社会的影响之下,很多青少年在文明礼仪方面出现缺失,传统文化更是成为人们淡忘的对象。  相似文献   
7.
基督教信仰是以"神爱世人"的圣经教导,将"爱人如己"作为行事为人的准则,并将基督的爱作为价值取向,这与当今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在基督教界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发挥基督教界的积极作用,有利于促进基督教的健康发展,有利于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充分发挥宗教在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和文化繁荣中所呈现的正能量与时代精神,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8.
金啸峰 《美与时代》2014,(10):72-72
通过对我国高职设计教育现状进行分析,然后就自己的探索进行阐述;对高职设计教育模式的探索中,着重谈了“请进来”和“走出去”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河南博物院藏汉代彩绘男俳优佣,此俑赤裸上身,歪头鼓肚,十分可笑,表现的应是俳优。此俑虽是小件,但以小见大,神气内含,气势恢宏。形式简洁又有古拙之势,既厚重、稳固,又恣意、张扬,有股贯穿的生命力在涌动。整个形态可以说达到了"形神兼备"的完美程度。  相似文献   
10.
早在1925年8月中华教育改进社年会上,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邀请包括回族在内的各族代表参加,共商民族教育大计。发展少数民族教育,成为陶行知推行"平民教育"的重要内容。而陶行知与中国伊斯兰教界真正较深入的接触,或许是在30年代初的南京。1932年,南京回族富商、慈善家陈经畲将陶行知创办的和平门小学复办,扩大为南京和平门清真小学,并聘请陶行知为名誉校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