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建定 《学海》2014,(1):40-44
英国健康保障制度体系包括健康保险制度、医疗救济制度和国民保健制度。医生促使了英国医疗救济制度的出现,并使其在20世纪初成为健康保险制度的补充,改变了英国健康保险制度的内容及其管理体制。医生推动了英国国民保健制度的出现,而且对其服务内容、管理体制及其实施进程产生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2.
正兴 《福建宗教》2002,(3):36-37
1994年12月14日,中国大陆第一家佛教慈善机构——厦门南普陀寺慈善事业基金会在已故会长妙湛老和尚的倡导下,经海内外各界积极推动正式成立。  相似文献   
3.
到目前为止,我国药品不良反应(ADR)所致伤害责任主体缺失,无法可依,导致"索赔无门".患者往往独自承担药品不良反应伤害后果,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因此,亟待建立相应的风险分担机制.在参考了海外药品不良反应补偿救济制度的基础上,对我国建立药品不良反应伤害补偿救济制度进行探讨和分析,并提出一些具体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学海》2016,(2):71-77
"社会组织协商"是2015年2月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中的一个新提法,目前学界对这一新提法的相关研究还比较薄弱。本文拟对社会组织协商的内涵和特点进行界定,并在综合考察国内外社会组织协商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初步对社会组织协商进行分类。社会组织协商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公共议题协商、内部公共事务协商和参与其他渠道协商。尽管推动社会组织就公共议题开展协商是社会组织协商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但是在现阶段,加强体制机制建设为社会组织参与各渠道协商创造条件,是探索开展社会组织协商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
本刊编辑部 《天风》2011,(10):61-61
现状之简述: 在当今中国,宗教媒体不但是宗教传播媒介的重要载体,也是宗教理念和利益的重要表达渠道,承载着宗教传统和发展的历史使命,也肩负着精神文明建设的社会责任。而教会日益发展的时候,基督教传媒事工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不但教会自传有需要,社会也要通过宗教媒体更多了解基督教。  相似文献   
6.
中国佛教史上的福田事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林 《法音》2005,(12):28-32,33-34
在中国,有组织、有制度的社会学意义上的慈善救济行为,应当说与佛教尤其是大乘佛教的传入及拓展是分不开的。自佛教在中国生根后,凡跨越家族、宗族、地域的社会化的民间公益事业,如修桥铺路、开挖沟渠、植树造林、放生护生等,往往藉助寺院发起或有僧人直接参与、主持。在灾荒或战乱年代,各寺院普遍实行的施粥、施衣、施药、施棺等举措,也使宗教修行道场成为救济扶助弱势群体的避难所。本来,佛教徒以“福田广种”为信念,盖因佛陀所说增长功德福报的方法,很大一部分内容就是建造有益于社会大众的公共设施。因此可以说,佛教的福田思想启蒙了汉…  相似文献   
7.
如今,复印机、激光印表机等已成日常的办公用品。然而,它却耗费了大量的纸张,既不经济又不符合环保要求。对此,日本理光公司不久前推出了一种“反复印机”,其大小与一台激光印表机差不多,已经复印过的纸张通过它,上面的图文即会消失,还原成为能够多次复印的白纸。如此,一张复印纸可以重复  相似文献   
8.
因临床不合理用药而致患者损害大量存在,但不舍理用药作为医疗责任的组成部分,依附于一般诊疗行为的责任认定,而很少独立探究因不合理用药而致损害的民事责任问题.对不舍理用药产生的医疗纠纷,可以侵权或以违约为由提起诉讼,但是违约责任更有利于对患者权利的全面保护.  相似文献   
9.
菅从进 《学海》2008,(3):149-154
作为权利的三大基本权能之一,救济权能是保障和手段性权能,具体又包括获得侵权者救济权能和获得公力救助权能.获得公力救助权能所要求的公力救助性义务,在地位、性质、内容和主体方面都具有特定性,应独立类型化.这种义务的充分确认和配置,取决于从充分保障权利的目的出发,遵循权利的基本权能充分化和完整化等法治基本原则,建立合理分工与制约的民主宪政式的权力体制.  相似文献   
10.
我国婚姻法规定夫妻双方均有生育权,但事实上生育的最后支配权往往掌握在女性手中,导致近年来发生了许多有关夫妻生育权是否平等的争讼案件,受到了社会舆论和法律界的广泛关注。夫妻生育权的地位应重新审视,当因夫妻生育权的平等而发生侵权冲突时,必须在侵权法上进行适当解决,以维系各种社会关系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