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4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运动决策的研究是认知运动心理学的一个重要领域。运动预期被认为是运动决策的核心, 受到运动学和非运动学信息的影响。其中, 对运动预期研究的一个关键问题是探讨不同信息源对运动结果预期的贡献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者运用贝叶斯决策理论解释运动预期中不同信息的整合过程, 分析运动员在复杂的竞赛情景中如何做出最佳决策, 尤其是对该理论在网球和足球领域的潜在应用进行分析。在不确定的情况下, 竞技体育中并非所有的选择、结果或概率都是已知的, 故有研究者认为概率论和经典的决策理论不能有效解决此类问题。然而新近提出的启发式近似, 为运动员在贝叶斯框架下如何快速做出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首先, 在复杂和有时间压力的竞赛情景中, 启发式近似假设运动员依据竞赛中不同信息源的不确定程度, 很可能选择在运动学信息和情境先验之间进行切换启发式, 提高运动预期的效率。其次, 判断效用通过卷积效应影响两种信息源的整合, 降低情境先验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2.
摘要:以问题性网络游戏使用青少年为研究对象,基于锚定效应助推国民身心健康的理论前提和态度改变理论视角,通过实验1和实验2分别建立未来取向内部锚和未来取向外部锚,检验未来取向内部锚和外部锚对减少问题性网络游戏使用青少年游戏时间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未来取向内部和外部的助推方式,均能够有效促进问题性网络游戏使用青少年游戏时间的减少,提高了决策效用。  相似文献   
3.
选取716名高一和高三青少年为被试考察父母受教育水平与青少年学业适应之间的关系,揭示父母教养行为与亲子沟通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父母受教育水平、亲子沟通、教养行为以及学业适应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2)父母教养行为的接纳/参与、严厉/监督维度以及亲子沟通在父母受教育水平与青少年学业适应之间起中介作用。(3)直接效应模型和中介模型具有跨性别、城乡和年级等同性。因此,既应关注父母受教育水平与青少年学业适应的直接关系,也应重视亲子互动在其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幸福的体验效用与非理性决策行为的偏差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体验效用的幸福包括预期幸福、即时幸福和回忆幸福,这三者有极其重要的本质差异,导致决策偏差和非理性。本研究运用行为科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次从行为层次—信息加工层次—脑神经层次三个层面,立体地开展幸福感的体验效用与非理性决策行为研究。研究计划分为三个部分:(1)预期幸福、即时幸福和回忆幸福的本质特点和行为规律;(2)三种体验效用产生偏差的认知心理机制;(3)体验效用与非理性决策偏差的脑神经机制。通过系列研究,拟解决三个关键问题:(1)在人类判断与决策过程中,预期、即时和回忆三种效用是如何影响人们的判断与决策?(2)三种体验效用出现偏差的信息加工特点和脑神经机制究竟是什么?(3)三种效用的偏差规律及对政府公共政策的启示。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探讨,不仅对决策理论研究的发展是一个贡献;对政府管理制定有效的公共政策,避免"牺牲体验追求指标",解决"幸福悖论",同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企业伦理:意涵及其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伦理从日常伦理衍生而来,但也具有自身的场域逻辑;企业伦理主要涵括企业之于社会系统的责任伦理和企业中“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职业伦理;企业伦理的功能渐次演绎为“约束效用”、“工具效用”以及“价值效用”;在一定情境下,企业伦理与其组织功效、经济绩效其实还存在着一种“兼容性”。  相似文献   
6.
统合效用主义由作者于1991年提出,与传统的行动效用主义和R.B.勃朗特脱(R.B.Brandt)以及J.C.哈桑尼(JohnC.Harsanyi)等的规则效用主义不同。本文概括了统合效用主义的六个特色。即:(一)它本质上是唯物论的、经验的和非形而上的;(二)它以人为目的,所以效用主义是人本化的;(三)它是软线的、灵活的,而非绝对的;(四)它的价值取向是主观主义的;(五)效用是唯一可以量化和计算的维度;(六)行动层面是唯一可以计算效用的层面。这六个奥义特色可作为效用主义是否可以成立的充要条件,并可据以区别统合效用主义与其它的效用主义。  相似文献   
7.
趋利避害是生物的本能。《管子·禁藏》云:夫凡人之情, 见利莫能勿就, 见害莫能勿避。“两利相权取其重, 两害相权取其轻”是规范性决策理论的一基本原则。本研究以金钱作为奖赏或惩罚刺激, 检验人们能否理性地遵循“价值最大化”原则。在实验中, 主试以检查硬币生产年代的数目为由, 让被试逐枚地感受两个金钱序列:10元硬币序列(由20枚五角硬币组成)和10.3元硬币序列(由20枚五角硬币和3枚一角硬币组成),随后评定获得(或损失)各金钱序列的高兴(或不高兴)程度, 并从中选择一金钱序列(与硬币等值的金钱)作为其奖赏(或惩罚)。实验为2 (3枚一角硬币在序列首vs. 3枚一角硬币在序列尾)´2(先检查10元硬币序列vs. 先检查10.3元硬币序列)´2(损失vs. 获得)三因素设计, 每种条件随机分配15名商学院学生被试。结果表明, 被试倾向选择获益少(10元)和损失多(-10.3元)的金钱序列; 且获益大(10.3元)时高兴程度小, 损失小(-10元)时不高兴程度大。这一结果意味着:“聊”并不胜于“无”,反而是“无”胜于“聊”。其中, 伴随着违背价值最大化原则所产生的情感亦有悖逻辑。负性情感的引发一般有其“逻辑正确”的原因(如, 无惠而不乐); 而引发本研究负性情感的原因实属“逻辑错误”(如, 惠多而不乐)。这种不曾被定义而类似于“冤”的情感不仅见于个人,也见于民族、国家间的持续交往, 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李纾  谢晓非 《应用心理学》2007,13(2):99-107
著名心理学家W ard Edwards对行为决策的学科形成与理论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文章简要介绍了Edwards的生平,以主观期望效用模型和贝叶斯决策为核心回顾了Edwards的决策理论、主要成就及其对行为决策研究的学术贡献。文章并从行为决策领域的研究、科普、应用及人才培养等方面总结了中国行为决策研究的发展历程,以及Edwards的学术思想对中国行为决策研究的主要影响。文章展望了行为决策研究的前景,并呼吁更多的中国心理学工作者投身于行为决策研究。  相似文献   
9.
器官移植的效用与公平问题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器官移植技术自本世纪50年代作为治疗某些疾病的手段运用于临床以后,遂产生了有关伦理道德方面的争论。近20年来,器官移植技术有了突破性的飞跃,虽然“器官移植是否具有道德性”之类的问题已不再是争论的主题,但器官移植的效用及公平性问题却越来越为世人所瞩目,...  相似文献   
10.
不确定性风险选择的抱负水平—相对效用整合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霞  潘晓良 《心理科学》1998,21(5):412-414,419
本文认为不确定性风险决策备择方案的选择标准既不是规范效用理论所主张的效用最大化,也不只是研究者们基于西蒙有限理性决策理论而提出的抱负水平,而是存在于决策不同阶段上的、由启发式策略控制着的这两种标准的整合,我们称之为抱负水平-相对效用整合标准。为此,我们在研究抱负水平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负险选择的抱负水平-相对效用整合理论及其支持性研究证据,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与思考。指出抱负水平-相对效用整合是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