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08篇
  免费   372篇
  国内免费   802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118篇
  2022年   142篇
  2021年   112篇
  2020年   132篇
  2019年   118篇
  2018年   107篇
  2017年   146篇
  2016年   119篇
  2015年   123篇
  2014年   348篇
  2013年   147篇
  2012年   230篇
  2011年   263篇
  2010年   184篇
  2009年   175篇
  2008年   274篇
  2007年   205篇
  2006年   203篇
  2005年   229篇
  2004年   178篇
  2003年   169篇
  2002年   140篇
  2001年   170篇
  2000年   109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年来,教育体系缺乏正式的评价机构和体系,学校教育质量的评估自发落到升学考试上,过程性评价很多也被考试替代,考试形式仍停留在纸质测验阶段。未经过合理论证的分数仍是划分学生等级的主要依据,分数仍是全社会的紧张源。  相似文献   
2.
修行如莲     
佛教中讲修行,就是不断修正身、口、意三业的行为,把错误的身口意调整为正确的身口意。很多人认为,修行是出家人到山里去,或是关起门来在寺院里才能修行。事实上,修行每时每刻都在我们的生命中、意识中、行为中。  相似文献   
3.
在西方,随着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政治革命的展开,为政治革命进行思想启蒙和理论论证成为哲学的主题,政治哲学成为显学。资产阶级政治哲学虽然有多种表现形式,但都把资本主义制度永恒化,把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公平、公正等绝对化。马克思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则为无产阶级变革资  相似文献   
4.
萨守坚是生活在两宋之交的神霄派道士,从南宋开始,各种力量不断对其形象进行建构,这种建构活动在明代达到顶峰。宋元时期道教内部着力通过以雷法理论为核心的传承谱系来建构萨守坚的祖师形象,同时也以道法高强、持戒救苦等宗教要素来建构萨守坚的高真形象。这两种形象在明代得到不同的传承和发展,政治力量支持下的萨守坚信仰主要以祖师形象出现,而通俗文学中更多的突出其道法高强、持戒救苦的高真形象。本文试图通过历史语境的还原来探讨不同主体在不同背景下如何建构萨守坚形象,以及不同力量为了适应具体的历史环境而对萨守坚形象进行选择性建构,以期通过萨守坚形象建构这样一个个案来看一个宗教神话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5.
张惟勇 《心理科学》1999,(6):521-524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研究了上海中学教师的进修心态。调查表明,教师认为进修能够增加知识和提高教学水平,进修时心情比较愉快,即使碰到心情不好也能坚持去进修;听课时能记笔记,希望多讲少考,多采取开卷考试,在闭卷考试时,希望考前复习的“透明度”越高越好;教师对在注意力、记忆和理解力的自我评价比较积极,他们的进修动机主要是满足个人的求知欲和提高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安全性及有效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山东省人类辅助生殖技术(ART)机构调查表明:门诊和病案病人主要接受IVF-ET及其衍生技术ICSI治疗;知情同意书病案调查无显著差异,但与门诊调查差异较大;2002年后ATH注入精子数量少于2002年前;妊娠方式无显著差异;自2002年后取卵数5项技术指标效果较好;多胎妊娠在减少;出生缺陷率占9.8%.影响技术使用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因素有适应症掌握不严、管理混乱等原因,应加强这方面及伦理学管理.  相似文献   
7.
在举国震动的“非典”扰乱下,绝大部分国人都忧国忧民、顾大局、讲奉献,以主人翁责任感投入到“非典”防治工作中,这是国人的良好精神状态,可是一部分人也存在不健康的心理因素,这些心理因素严重影响了“非典”。本着重分析非典防治工作中少部分人的心理错位,以及相应的心理规范措施。  相似文献   
8.
9.
袁彼得 《天风》1996,(7):34-35
我们确实是软弱的。有时,与别人遇到意见分歧,会争得面红耳赤。这种事,并不罕见。神的儿女,在同人共同生活,一起工作中,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主耶稣心里柔和谦卑(太11:29),为我们作了榜样。使徒保罗劝告以弗所教会:“生气却不要犯罪。不可含怒到日落。  相似文献   
10.
睡眠不足会对人的认知、情感和人际交互产生诸多影响。这种影响在社会情绪层面表现为个体情绪共情和认知共情的减少,易激惹性与愤怒情绪的增加;在社会行为层面则表现为亲社会行为的减少和攻击行为的增加。在睡眠不足状态下,情绪系统和认知系统功能连接的减弱可能是这些变化的潜在机制。未来应结合生态效度较高的睡眠操作手段,系统考察睡眠不足如何导致各种高级社会情绪的改变,以及这些社会情绪的变化如何导致社会行为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