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1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9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285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142篇
  2011年   160篇
  2010年   130篇
  2009年   119篇
  2008年   194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看到这样一幅照片:在南京东郊中山植物园里,一块朽木上长出了几簇绚烂的小黄花来,这些花儿很是奇特,虽然生长的环境很恶劣,但丝毫没有影响它们的绽放。有植物研究专家称,这些花儿可能是小鸟将植物的种子衔过来播的种,或者是风吹种子而掉落在朽木的缝隙里发了芽。不论哪一种播种的方式,它们就是这  相似文献   
2.
在西方,随着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政治革命的展开,为政治革命进行思想启蒙和理论论证成为哲学的主题,政治哲学成为显学。资产阶级政治哲学虽然有多种表现形式,但都把资本主义制度永恒化,把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公平、公正等绝对化。马克思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则为无产阶级变革资  相似文献   
3.
战争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矛盾体,战场风云瞬息万变,作为一名指挥员要在复杂多变的战场环境中,以弱胜强,克敌制胜,就离不开对战场的仔细观察和对敌情的缜密思考。  相似文献   
4.
萨守坚是生活在两宋之交的神霄派道士,从南宋开始,各种力量不断对其形象进行建构,这种建构活动在明代达到顶峰。宋元时期道教内部着力通过以雷法理论为核心的传承谱系来建构萨守坚的祖师形象,同时也以道法高强、持戒救苦等宗教要素来建构萨守坚的高真形象。这两种形象在明代得到不同的传承和发展,政治力量支持下的萨守坚信仰主要以祖师形象出现,而通俗文学中更多的突出其道法高强、持戒救苦的高真形象。本文试图通过历史语境的还原来探讨不同主体在不同背景下如何建构萨守坚形象,以及不同力量为了适应具体的历史环境而对萨守坚形象进行选择性建构,以期通过萨守坚形象建构这样一个个案来看一个宗教神话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5.
《中国道教》1995,(3):30-33
道教是中国固有的宗教,是在继承了中国先秦诸子百家学说,主要是道家学说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它的历史非常悠久,从东汉顺帝(公元126—144年)时正式创立教团算起,至今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道教的思想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一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支柱之一。它与中华传统文化浑然交融为一体,但又具有自己的风骨与特色。犹如汪洋和大海。中国传统文化是浩瀚的大洋、道教文化则是这大洋中的一片辽阔的大海。  相似文献   
6.
《浅析犯罪人格的形成过程》是“犯罪学”领域中一个值得深刻研究和探讨的关于犯罪的基本问题,对犯罪是个人身心演变观象还是纯社会现象呢?在本论中笔以五大影响来浅述犯罪人格形成的过程。即(一)犯罪的人格受家庭的影响;(二)犯罪的人格受社会环境的影响;(三)犯罪的人格受化因素的影响;(四)犯罪的人格受地域的影响;(五)犯罪的人格受学校、工作场所等近邻的影响。当然仅从这五个方面研究论述这样一个关于“人格”过渡成“犯罪”人格的形成还是很不够的。我们做公安保卫工作的同志深感面对犯罪人格的变化在现阶段不断更新,实际观察难以适应形势的迫切需要,急需我们加倍从实践中继续摸索,为理论出更全面现实的犯罪人格形成过程发展多做工作。  相似文献   
7.
高三由于其“重中之重”的特殊地位,一般都享有学校为其创造的最好的客观条件(如学习环境、师资配备、后勤服务等)。因此,对高三学生的学习指导一般都放在高三学生主体身上。就高三学生主体而言,决定其学习效率的一方面是认知活动水平,另一方面是主体学习心理氛围。笔者认为对高三学生的学习指导重点应放在主体学习心理氛围的营造和维护上。笔者进行了十余年的探索、实践,还完成了重庆市教育规划课题“高中生良好主体学习心理氛围的营造策略研究”的研究,对主体学习心理氛围的含义、作用、表现及营造策略有一定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时下对于都市大多数设计者来说,室内环境装饰的营建已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大量的时间消耗,物质、资金的投入,个人、家庭的环境问题以及各种建筑装饰材料的污染等等方面,一时间使得居者在心理上感到不安和慌恐。所以我们有必要探求一下现代装饰的室内空间环境设计所面临的气氛营造等诸多问题以及如何更好的把握室内空间色彩的运用,真正做到艺术化和人性化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正>适应能力对青少年来讲尤为重要。心理适应能力是心理素质的核心内容之一,同时也是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之一。面对未来复杂多变、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只有具备较强适应能力的人才能够获得更充分的生存与发展的条件,才能够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人们常说"适者生存",意指只有能随客观环境与条件的变化而  相似文献   
10.
如何针对不同时代的环境按时分粮? 如何针对信徒不同的需要按时分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