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201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以德配天"的天人论思想以及"明德慎罚"的主张,是西周时期实施道德教化的理论前提和宗旨。从内容上看,这一时期的道德教化主要包括政德教化、王室教化和民众教化,其教化内容、方式与体制也各具特色,这对我国儒家德教思想、传统治国方略和蒙养教育等优良传统的形成和家训演进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尚书>中的"德"包含族德、政德、己德三层互生互摄的维度,三者都是紧紧围绕着君王治政行为的臧否而得以展开的,其基本内涵不同于且要早于<论语>等次生性元其中的伦理之"德",成为先秦诸子有关"德政"命题再思考的源头活水,并随着汉代<尚书>位尊而逐步施加影响于两汉治政活动之中,最终形成了极具影响力的"德治"精神,至今仍有其鲜活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3.
政德教育"去生活化"即政德教育脱离生活、脱离实践,具体表现在政德教育目标的理想化、教育内容的片面化、教育过程的智育化、教育方法的单一化等方面。当前政治生态中饱受诟病的"两面人"就是政德教育"去生活化"的严重后果之一。全面从严治党、消除"两面人"现象,必须推动政德教育回归现实生活,其具体路径包括:推动政德教育目标从理想回归现实,把广泛性要求与先进性要求、尊重个人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追求崇高理想统一起来;推动政德教育内容从片面回归全面,把大德教育和公德、私德教育结合起来;推动政德教育过程从"知性论"德育回归"生活论"德育,把"知"和"情""意""行"结合起来并促使"知"向"情""意""行"转化和升华;推动政德教育方法从单一回归多元,把传统方法和现代方法、理论讲授"小课堂"与社会实践"大课堂"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4.
政德——政权兴亡的生命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自古就存在政治伦理 ,即“政德”。汉初的思想家们更加重视“政德” ,将其视为一切政权的生命线。  相似文献   
5.
刘秀芬同志主编的《政治道德实现论——领导干部政治道德失范及对策研究》(红旗出版社出版)一书,重点研究的是领导干部政治道德失范的问题。这是一本勇于面对现实的政德建设的力作,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践意义。 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深化改革和加快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就业方式、思维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