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202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张姚 《天风》2003,(10):28-29
在21世纪的今天,200元意味者什么呢?只是一套《圣经百科全书》的定价。而在今天它却是不少神学生一个月全部的入,全部的生活资源。虽说,传道人是奉献的,但其工作量之大、之苦,与其该有的尊敬和待遇形成极不和谐的反比。  相似文献   
2.
陶弘景撰<许长史旧馆坛碑>,保存了关于许谧父子的一些原始资料,应引起重视.本文对该碑的立碑时间、撰者与书者、拓本与钩本以及<道藏>本<华阳陶隐居集>所本等诸情况作了一些基本的考证.  相似文献   
3.
二战结束后,美苏两国的蜜月期也宣告终结,两家由战时亲密无间的挚友变成了勾心斗角的死对头。为了千方百计地打击对方,获取对方的情报,使用的手段真可谓五花八门、千奇百怪。  相似文献   
4.
心与理──程朱理学悲剧命运的个案透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哲学史上的“心”“理”之争反映了理学内部的深刻矛盾,反映了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在本体论和认识论上的巨大差异。这场从宋代开始的哲学论争最后以阳明之学的兴起而告结束,宣告了陆王心学的胜利和程朱理学的失败。程朱理学有着外荣内枯,后继乏人的悲剧命运,其深层原因在于:其客观外求式的本体论和认识论与自思孟以来主观内的哲学传统格格不入。在此意义上,程、朱就是中国哲学史上的柏拉图和黑格尔,程朱理学并非中国哲学的主流,而只是整个东方主观主义哲学传统中的一个小小插曲。  相似文献   
5.
三边教地的问题历时久远,从清末一直延续到抗战胜利之后,从失地到地的过程充满了曲折和艰辛。教会通过租地、买地和抵押地在三边占有了大量土地,这其中最大的是通过"庚子事变"而从蒙古王公手中得到的抵押地。这些抵押地在期满后,教会仍然不肯将土地归还给中国,1935年教会虽然被迫与南京国民政府签订了归还土地的条约,但却始终未能履行。直到抗战胜利之后,陕甘宁边区政府在三边人民的要求和支持下,通过和平协商的方式,成功回了被教会侵占达46年之久的教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