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收入分配公平判断是人们对自己收入所得公平与否的主观评价。通过对参照点和收入金额的控制,探讨参照依赖和损失规避对收入分配公平判断的共同影响。结果发现,(1)民众的收入公平判断受参照点的影响,在有参照点的情景下比无参照点情景下更感觉不公平;(2)不同工资水平下,民众的公平判断具有显著差异,而且民众对低于平均工资的“受损”比高于平均工资同等金额的“受益”赋予的公平感的权重更大,即存在得失感受的不对称;(3)不同的工资参照点、多得和少得的分配结果共同影响民众的公平判断,即损失规避在参照依赖对公平判断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
吴奇  吴浩  周晴  陈东方  鲁帅  李林芮 《心理学报》2022,54(8):931-950
研究首次考察了行为免疫系统与个体就医行为倾向的关系。3个研究一致显示:行为免疫系统特质性激活水平较高的个体更容易对就医持消极态度和延迟就医; 情境性激活行为免疫系统会使得个体更不愿意就医和更倾向于延迟就医; 且行为免疫系统激活对就医态度和就医延迟倾向的影响以对就医感染风险的感知为中介。这支持了进化失配假说, 提示行为免疫系统对现代医学可能缺乏进化的适应性, 并为理解现代人类就医行为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3.
厌恶是人和动物最基本的情绪之一, 起源于口腔对苦味(有毒)物质的排斥, 常伴有恶心呕吐和远离诱发刺激的强烈愿望, 具有回避潜在疾病威胁的功能。大量动物和人类研究表明, 催产素、孕激素和雌激素不同程度地影响核心厌恶刺激的感知、核心厌恶情绪的产生与表达、条件性厌恶习得和厌恶表情识别。三种激素主要通过作用于五羟色胺、γ-氨基丁酸、乙酰胆碱和谷氨酸等神经递质受体, 调节杏仁核、脑岛、前扣带回、壳核、梨状皮层、额中回等脑区活动, 影响厌恶加工。未来研究应当在准确测量激素水平和控制实验任务难度的基础上, 探究各激素对不同感觉通道厌恶加工的影响, 及其性别的调节作用; 同时结合脑成像技术和动物行为学, 明确各激素影响厌恶加工的神经内分泌机制。  相似文献   
4.
通货膨胀知觉是个体对通货膨胀的主观体验.通货膨胀知觉的认知机制主要体现在体验阶段和整合阶段.体验阶段主要涉及到个体对物价的感受性和记忆,整合阶段主要涉及到个体利用可得性启发式以及锚定和调整启发式完成对通货膨胀的最终估计.通货膨胀知觉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通货膨胀预期、框架效应、对价格公平性的认知、社会放大效应以及货币改革等.未来可以从通货膨胀知觉的信息加工方式、认知神经机制、跨文化研究以及具有较高生态效度的测量指标等方面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职场中用算法作为人类决策的辅助和替代屡见不鲜,但人们表现出算法厌恶。本研究通过4个递进实验在不同职场应用场景下比较了人们对于人类决策者与算法决策者所做决策的态度,并探讨其内在机制和边界条件。结果发现:在职场情境中,相比于人类决策者,人们对算法决策的可容许性、喜爱程度、利用意愿更低,表现出“算法厌恶”。这一现象的内在心理机制是相比于人类决策,人们认为算法决策者的决策更加不透明(实验2~3)。进一步研究发现,当算法被赋予拟人化特征时人们扭转了对算法决策的厌恶,提高了对其的接纳态度(实验4)。研究结果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人们对算法决策的反应,为推动社会治理智能化、引导算法使用伦理化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6.
王荣伟 《天风》2008,(5):18-21
2008年1月中旬开始,连续的雨雪冰冻天气,范围广、时间长,席卷我国大部分地区,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新疆等地损失严重,低温、雨雪、冰冻等极端天气,给这些地区的生产、生活秩序带来严重影响,造成严重灾害.  相似文献   
7.
厌恶性条件反射与脑中c-fos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os免疫组织化学法作为一种神经功能活动形态定位法,已在大鼠厌恶性条件反射的神经机制的研究中得到应用。无论是在味觉厌恶性条件反射的研究中,还是在听觉剌激与电击相结合的厌恶性条件反射的研究中,都证明了条件反射建立后,条件剌激能诱导出与非条件剌激相似的c-fos表达的分布,这提示条件反射学习沟通了条件剌激和非条件剌激这两种不同剌激在大脑中的传导通路。  相似文献   
8.
Fos免疫组织化学法作为一种神经功能活动形态定位法,已在大鼠厌恶性条件反射的神经机制的研究中得到应用。无论是在味觉厌恶性条件反射的研究中,还是在听觉刺激与电击相结合的厌恶性条件反射的研究中,都证明了条件反射建立后,条件刺激能诱导出与非条件刺激相似的c-fos表达的分布,这提示条件反射学习沟通了条件刺激和非条件刺激这两种不同刺激在大脑中的传导通路。  相似文献   
9.
自杀导致人类死亡的人数与日俱增,然而自杀的心理机制却并不清楚。最近研究发现,厌恶情绪是导致自杀的主要情绪因素,个体因为自身厌恶而走向自杀。厌恶情绪是一种对自己和他人排泄物等反感的基本情绪,促进个体远离毒性和疾病,从而产生“免疫行为”。许多心理问题来自于对周围人或事物的厌恶,有自杀行为的个体对自身极其厌恶,说明他们的厌恶情绪出现了问题。如同躯体免疫攻击自身一样,自身厌恶是自杀意念的关键因素,早年创伤是其根源,生活压力和精神疾病也参与厌恶诱发自杀意念。厌恶诱发自杀意念的神经基础与HPA轴和五羟色胺系统有关。未来研究可利用神经影像和电生理等神经科学技术,检验自杀行为的神经机制,探讨厌恶情绪影响自杀行为的心理和神经机制。  相似文献   
10.
·12汶川地震发生两个月后,对508名灾区的幼儿园、中小学教师进行测量,结合他们对地震前状况的回忆,考察其地震后主观幸福感的变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与回忆得到的地震前感受相比,地震后灾区教师体验到主观幸福感水平显著降低。(2)极重灾区教师体验到的主观幸福感降低程度大于重灾区和轻灾区教师。(3)教师遭受的客观损失严重程度能显著预测其体验到的主观幸福感降低;而创伤后身心症状在其中起完全中介的作用,即创伤事件引发教师创伤后身心症状,而这些症状日趋严重,使其体验到的消极情感增加、主观幸福感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