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8世纪中期,古代日本朝廷派出的遣唐使,回绝了唐玄宗欲派遣道士入日的要求。这是古代日本朝廷拒绝道教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本文综合当时日本与唐朝的情况以及其间的关系,从古代日本朝廷的独立外交、天皇的信仰、国家佛教、律令政治的需求等方面探讨了日本朝廷拒绝道教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网络欺负是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讯工具快速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欺负形式。本研究旨在探讨同伴拒绝和网络欺负的关系以及愤怒在其中的中介作用和感知匿名性在其中的调节作用。以武汉市703名初中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法对其同伴拒绝、网络欺负、愤怒和感知匿名性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在控制性别、年龄和每天上网时间后,同伴拒绝能够显著正向预测网络欺负;(2)愤怒在同伴拒绝和网络欺负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3)同伴拒绝对网络欺负的直接作用和愤怒在二者关系中的中介作用均会受到感知匿名性的调节,相对于感知匿名性水平低的个体,直接效应和中介效应在感知匿名性水平高的个体中更强。研究结果支持同伴拒绝和网络欺负的关系是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这对于制定青少年网络欺负的干预和预防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学生同伴交往接受和拒绝的归因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潘佳雁 《心理科学》2002,25(1):64-68
本研究参考国外相关量表的设计,结合我国实际,编制了中学生人际归因风格问卷,考察了人际归因风格和人格特征两个维度对中学生在同辈群体中的社会测量地位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这两者共同影响中学生的社会测量地位,被拒绝学生对正性事件的归因与其他学生存在显著差异,对负性事件的归因不存在显著差异。这提示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被拒绝学生不适当的人际归因方式来改善其同伴关系。  相似文献   
4.
民事诉讼法在民事诉讼的最后阶段,规定了一种确定权利义务关系得以实现的程序,即执行程序。执行程序又称强制执行程序,是指负有义务的一方当事人拒绝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时,人民法院根据另一方当事人的申请或依职权,以国家强制力强制其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所适用的程序。作好执行工作,对于制裁违法行为,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法律的尊严,宣传法制,教育群众,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段锦云  施蓓  王啸天 《心理学报》2019,51(12):1363-1374
基于信号理论, 研究采用3个依次递进的实验, 分别以大学生群体和在职员工为被试, 探讨了建议寻求者的注视方向对建议者建议提出意愿的影响。结果发现:(1)当建议寻求者的注视方向为正视时, 能够促进建议者提出建议的意愿, 建议者感知到的角色期待在其中起到了中介作用。(2)当建议者的拒绝敏感性高时, 寻求者的注视方向对建议提出意愿有显著影响; 当建议者的拒绝敏感性低时, 这种影响减弱或消失; 此外, 拒绝敏感性也调节了角色期待感知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6.
选取1589名青少年(平均年龄15.22±0.36岁)为被试,考察身体攻击、关系攻击在抑制控制与同伴拒绝间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抑制控制与身体攻击、关系攻击、同伴拒绝之间均存在显著负相关,身体攻击、关系攻击与同伴拒绝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2)身体、关系攻击在抑制控制与同伴拒绝之间发挥中介作用;相比关系攻击,身体攻击的中介效应更强。该结果表明抑制控制对于同伴拒绝的作用既存在直接效应,又可通过身体攻击、关系攻击的中介效应实现,身体攻击、关系攻击的中介效应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
生物运动知觉是视觉运动知觉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分析人类识别生物运动的神经机制,有助于理解人类如何实现远距离的交流、沟通和模仿学习各种复杂的运动行为.众多研究表明,生物运动知觉很可能由一个广泛的神经网络负责,颞上沟、梭状回、舌回和颞中区等脑区对识别生物运动起着关键性作用,其他脑区如杏仁核、小脑、前运动皮层和纹外体皮层等也可能参与其中.一些研究者在综合分析已有实验证据的基础上尝试建立可能的神经模型,典型的代表是等级神经模型和模板匹配模型.两种模型分别从各自的角度阐述了生物运动知觉的加工过程,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以往的研究结果,但是也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探索和澄清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毕翠华  黄希庭 《心理科学进展》2012,20(12):1952-1961
非时间信息加工与时间加工的关系是复杂的, 存在双向干扰或单向干扰, 结果的不一致与任务所需的注意资源及工作记忆都有关。工作记忆的中央执行系统在时间加工中起主要作用, 同时进行的非时间任务对中央执行功能的需求越多, 两种任务之间的干扰程度越大。语言环和视空间模板对时间加工的影响与非时间信息的类型有关。工作记忆作为一个整体以工作记忆容量为指标, 计时成绩也表现出与工作记忆容量有关的年龄、智力等方面的差异。时间加工和工作记忆在额叶、顶叶、基底神经节等皮质存在共同的神经机制。未来应该丰富工作记忆的研究内容, 结合时间加工的分段性探讨工作记忆影响时间加工的具体进程及神经机制, 并力求在应用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果。  相似文献   
9.
拒绝敏感性是一种人格特质,在人际互动情境中尤为凸显。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对拒绝特别敏感的个体会焦虑地预期他人的拒绝,易于察觉拒绝线索且对拒绝反应过度。以往研究认为拒绝敏感性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原因可能是早期不良的依恋关系,以及来自父母或同伴的拒绝经历。这种早期不良的交往经历会从一种关系迁移到另一种关系中,使个体在之后的人际互...  相似文献   
10.
采用儿童拒绝敏感性问卷与儿童自我知觉量表对596名中小学儿童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追踪调查,通过交叉滞后回归分析考察儿童拒绝敏感性与多种自我知觉间的预测关系。结果发现:(1)自我知觉的年级差异显著,初中儿童的自我知觉水平较低;(2)在两次测量中,拒绝敏感性与多种自我知觉均呈显著的负相关;(3)控制性别、年级以及自身稳定性之后,第一年的多种自我知觉均可以负向预测第二年的拒绝敏感性,而第一年的拒绝敏感性仅可以负向预测第二年的体貌及一般自我知觉;(4)年级调节了拒绝敏感性与一般和行为自我知觉间的纵向关系,并在小学与初中儿童中表现出不同的模式。研究证实自我知觉是儿童拒绝敏感性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为儿童社会认知及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提供新的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