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1篇
  免费   121篇
  国内免费   18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5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情绪性心理疾病,对人的身体和心理都有极大的危害性,值得引起人们的重视。这里简单介绍了抑郁症的典型症状和引发抑郁症的可能因素,并详细讨论了治疗抑郁症时的三个主要任务,即寂寞和空虚、内疚和无能感,同时也提供了几项可以用来治疗抑郁症的具体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2.
爱心何处去?     
慕明 《天风》1997,(9):31-31
我看到《天风》第4期刊登《认真做好教会的接待工作》一文后,使我心中联想起一件难忘的事。 事情是这样的,温州地区的个体企业较发达,随着形势发展,我们这里也受到温州的影响,农村里的人也都办起家庭小工厂。  相似文献   
3.
繁殖群中婴幼川金丝猴社会关系发展的个案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使用瞬时取样法,对繁殖笼内出生的两只婴幼川金丝猴进行连续22个月的行为记录。结果表明,川金丝猴婴猴断乳大约在19—20月龄;断乳表现为母婴之间矛盾冲突的过程;群内其他雌性对初生婴儿表现出明显的抢婴、护婴和育婴行为;父亲对婴幼猴表现出接纳和容忍的态度;婴儿在断乳前是群内全体成员保护和爱护的对象,以后开始进入社会关系网,受到成年个体的责备,但很轻微;雌性幼猴在32月龄时尚未被记录到对群内成员表现威胁、蜷缩和匍伏等行为模式。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考察新冠疫情期间,工作-家庭冲突是否通过职业倦怠增加中小学教师抑郁水平,以及心理弹性是否调节该中介作用。1127名中小学教师参与线上调查,完成中小学教师工作-家庭冲突问卷、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问卷、抑郁自评量表及中学教师心理弹性量表。结果发现:(1)大多教师疫情前后工作生活情况、工作-家庭冲突与抑郁的状况变化不大,少数教师疫情期间工作生活情况、工作-家庭冲突与抑郁状况变差或好转;(2)教师工作-家庭冲突与抑郁、职业倦怠呈正相关,三者均与心理弹性负相关;(3)控制额外变量后,职业倦怠是工作-家庭冲突与抑郁间的中介变量,在疫情期间工作生活状态更好、更差以及与疫情前后没有差别的教师中均成立;(4)对于感知疫情后情况更好的教师,心理弹性调节了工作-家庭冲突与职业倦怠的关系。对于感知疫情后情况更差的教师,心理弹性调节了职业倦怠与抑郁的关系。因此,缓解工作-家庭冲突和职业倦怠、提高心理弹性可减少中小学教师抑郁,保持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5.
不良的亲子依恋是导致儿童抑郁症状的风险因素,但其对儿童的影响会因儿童对环境的生物敏感性不同而存在差异。为探究家庭中母子、父子依恋对儿童抑郁症状的影响及儿童生物敏感性(本文中采用迷走神经抑制作为指标)在其中的作用,本研究结合行为任务、问卷报告、生理测量等多种研究手段,招募150名学龄儿童(平均年龄8.64岁,63名女孩)参与研究。结果表明:(1)学龄儿童的母子依恋水平高于父子依恋水平。(2)高水平的母子依恋与父子依恋会同等程度地降低儿童的抑郁症状。(3)儿童对环境的生物敏感性对母子依恋影响儿童抑郁症状路径的调节作用显著,生理上对环境更敏感(高迷走神经抑制)的儿童更易得益于高母子依恋,表现出较低的抑郁水平;但同时,这类儿童在母子依恋较低时也更易表现出较高的抑郁水平。(4)儿童的生物敏感性对父子依恋影响儿童抑郁症状路径的调节作用不显著,高父子依恋对生物敏感性水平不同的儿童均存在有利影响。(5)在不同情境中测量的迷走神经抑制对亲子依恋影响儿童抑郁症状的调节作用模式相似,表现出跨情境一致的特点。本研究率先揭示儿童迷走神经抑制与亲子依恋对儿童抑郁症状的联合作用机制及父母角色差异。  相似文献   
6.
再认记忆测验中抑郁个体的心境一致性记忆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郭力平 《心理学报》1997,30(4):357-363
采用Jacoby的加工分离程序,对再从记忆测验中外显记忆成分与内隐记忆成分的贡献进行分离,考察了抑郁个体的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是否具有心境一致性记忆倾向。结果表明:抑郁个体的外显记忆具有心境一致性倾向,而内隐记忆不存在心境一致性倾向,表明心境一致性记忆需要精细加工机制的参与。另外发现,抑郁个体存在外显记忆缺损而没有出现内隐记忆缺损。最后就一些有待进一步研究的方面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对于个体控制感问题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新的角度研究个体控制感的动机作用,发现它与工作绩效密切相关。按这一思路提出的假设为现场实验所证实。再把研究结论应用于企业管理时取得了显著效果,进一步验证了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8.
理诤 《佛教文化》1996,(4):34-35
一、众弟子围坐一堂,恭请三个和尚谈禅。二、瘦和尚道:『今日还是请小师弟讲个故事吧!』三、小和尚:『有一神偷,技艺非凡,自成名后从未失手。』四、其子求其传艺,答曰:‘无艺可传’,子不信,终日纠缠不休。五、神偷无奈,令子同行,授其绝技。六、二人来至富家后院屋内,神偷嘱其子钻入箱中。七、神偷锁箱,出门逾墙面去。八、有人进屋,子情急,学鼠打架声。九、人秉烛开箱,子灭烛出箱,逃走。十、归家后,埋怨其父,不教其技艺,反陷其于危难。十一、神偷笑曰:“不如是,汝安能急中生智?此即技艺也!”十二、小和尚讲毕,众弟…  相似文献   
9.
10.
今年入夏以来,全国有十八个省、市,遭受洪涝灾害。全国各族人民、各界人士慷慨解囊,输资济助,赈援灾区,发扬了各族人民互助的同胞情谊。中国伊斯兰教协会暨各地各族穆斯林遵循伊斯兰教古兰圣训教导,发扬伊斯兰教优良传统,各尽绵薄之力,捐助受灾地区。中国伊协及其工作人员捐赠人民币叁万元;各地穆斯林及伊斯兰教界人士也纷纷在当地向受灾地区捐款相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