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宗”“教”之别与扬净抑禅:印光净土思想的两块基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家章 《现代哲学》2011,(1):114-120
印光认为不宜"宗"与"教"混淆,"宗"是佛教的根本旨趣,"教"则是适应不同的教化对象而说的教法,上根者宜"宗",中下根者宜"教"。"宗"分律、教、禅、密、净五宗。禅净是最易令众生了生脱死的两大要门,禅净有别,净为律、教、禅、密之归宿。印光通过重释禅净四料简,扬净抑禅,强调专修净土法门是末法时代佛教信众的最优选择。  相似文献   
3.
p53的科学认识过程及其哲学启示第二军医大学临床医学二大队九三级(上海200433)杨立利江西省共青城职工医院(江西330401)潘小华指导潘星华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发现和研究对于人们认识癌变原理产生了决定性的作用。p53基因是发现较早的,也是迄今已知...  相似文献   
4.
原癌基因、抑癌基因发现过程的启示山东医科大学研究生(济南250012)吴铭生,邹雅群导师王善政一、原癌基因、抑癌基因的发现过程原癌基因的概念来自癌基因。而癌基因最初则是在逆转录病毒中被发现的。1910年Rous发现含有肉瘤病毒的鸡肉瘤无细胞滤液能在鸡...  相似文献   
5.
董春 《周易研究》2022,(5):74-81
《日讲〈易经〉解义》作为统治者经筵日讲的记录,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周易》的诠释来寻求其中所蕴含的“王天下之道”。首先,《解义》提出圣人作《易》乃是以阴阳符号的变化模拟天地之道。阴阳变化之理涵盖了人生社会的变化,而要了悟阴阳变化之理就需提升自身的德性从而达到与天地相参的境界,故帝王要通过不断地修德去体悟天地自然阴阳之道,以便更好地治理社会。其次,《解义》将《周易》的元亨利贞之道与仁义礼智之德相融合,强调君王修德一方面要坚持存诚、主敬,提升内在的修养,另一方面还要培养应对不同情境的智慧。最后,《解义》认为达到圣王之境的帝王在治国理政的过程中要注意扶阳抑阴,近君子而远小人,最终达到刚柔相济、阴阳相互为用的境界,实现盛德大业的理想。  相似文献   
6.
《孔子研究》2021,(6):80-87
  相似文献   
7.
在康德伦理学中把恶作为一种隐匿的、对立的存在,是不符合康德原意的误读。同时,忽视恶的存在的康德伦理学是不完整的,善与恶共同构成了康德伦理学的完整体系。康德伦理学体系细致分析了恶的来源、形态层次以及作用功能。抑恶的伦理并不能用来概括康德伦理学,但对于有限的理性人而言却是必要的。善的培育和生成是在恶的土壤中,要在感性世界中凭借自身的力量克服根据不在此的恶,需要道德信念的坚定、道德偏好的纠正更需要勇气和力量,才能彰显人的德性光辉。  相似文献   
8.
公私观念构成了中国人行动逻辑的深层基础,而公私差异生成了中国人行动逻辑的特殊主义特性.在"差序格局"与"伦理本住"的社会生活中,"天下为公"的理想、"大公无私"的品格、"崇公抑私"的手段所衍生的"公"的观念却始终是一种基于私人关系的圈层意识,无法超越"一己之私"的范畴,故而思想界多有诟病.在漫长的历史中形成并积淀扎根在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结构中的公私观念,对于国人之公共参与行为、公民精神培育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对国人参与公共事务的意愿或动机的约束上.将公私看作是绝对冲突、势不两立的双方,并且将与个体自我有关的一切方面都归入"私"的范畴而视作必须灭绝铲除之列,如此逆人天性而行,则实际结果只能是公私关系的扭曲和逆转,只能是正常、正当的"公"与正常、正当的"私"的两败俱伤.追求程序公平,必然要肯定"合理之私";强调结果公平,必然要奉行"尚公之道".所以,培育公民精神,推进社会公平,需要大力提倡"尚公重私"的公私观.  相似文献   
9.
在儒家的思想体系中,公私观是其重要内容之一.尽管不同的儒家学者对于公私关系的理解往往各有不同,甚至相去甚远,但是在基本立场和基本态度上,都是提倡和主张大公无私、崇公抑私的.儒家公私现所体现的社会道德理想、价值取向、道德追求对后世影响深远,构成了中华民族伦理思维、道德生活以及行为选择的基本方式和主导方向.对儒家的公私观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合于时代要求以及人们现实生活状况的新的公私观,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当前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0.
传统家训消费伦理是中国古代社会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在古代社会它曾对提升人们的道德水平、调节社会经济生活中的矛盾、稳定家庭和社会的秩序起过积极的作用。在现代社会,它对于推动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的建设及和谐社会的建构,对于既有民族特色、又具时代意义的现代消费伦理观的建构,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