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地藏,梵名ksiti—garbha,音译作乞叉底苗婆。地,住处之义;藏,含藏之义。因“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故名地藏。另有地藏为伏藏(埋藏在地中之宝藏)之义;以地中之伏藏喻显“如来藏”。另由于地藏菩萨愿力特别深广,所以又称大愿地藏。地藏菩萨曾受释尊之咐嘱,于释尊圆寂后至弥勒菩萨成道间之无佛时代,自誓度尽六道众生后,始愿成佛。其实,据佛经载,地藏菩萨久远劫前,早已证人十地果位,但为教化众生,仍在声闻、辟支佛地,而不愿成佛。捍《大方广十轮经》卷一序品·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载,地藏菩萨由过去之…  相似文献   
2.
浅谈清明     
肖天赐 《天风》1995,(4):32-32
春分以后,清明将临之际,便会出现郊外三五成群,扶老携幼,祭扫祖墓的情形,这是中国人几千年来遗传的文化习俗。在农村中,有的至今仍保留“祖宗祠堂”,在清明节祭拜祖先的神位,表示孝敬,盼望祖先保庇后代……  相似文献   
3.
《论语·学而》言"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传统意义上将"慎终追远"限定于对父母、族类、祖先的祭拜之礼,将"民德归厚"诠释为一种上行下效的教化方式。本文通过多维考察,认为"慎终追远"不限于丧葬礼仪,"民德归厚"亦不仅仅是上行下效的教化方式。"慎终追远"、"民德归厚"分别与"孝"、"忠"有着紧密的关涉,"慎终追远"(孝)是"民德归厚"(忠)的基础,"民德归厚"是"慎终追远"的要求和结果。  相似文献   
4.
骆玫玲 《天风》2013,(3):15-15
慎终追远是中国文化的美好传承,基督徒因着对祖先的纪念与崇敬,并且用心举办清明敬祖礼拜,反而能成为基督徒表明信仰的时机,不只消除家人对基督徒不烧香就是不孝的误解,也得着传扬基督信仰的大好机会。  相似文献   
5.
与其他文化传统不同,儒家独特的终极关怀意识是围绕孝道进行的,在孝道观念里,孝养父母、祭祖敬天是对自己及万物生命之源的追溯,体现了深厚的历史意识与超越精神;爱惜自己的身体与品德并关爱他人及世间万物,体现了对当下生命的敬畏护养及天人一体的情怀;重视婚育进而重视文化生命的传承,是对生命之流的延续,体现出面向未来的开放精神及人文关怀。孝道就在这种纵向上过去、现在、未来的打通,横向上个体、家庭、社会、宇宙的拓展、层次上肉体生命到精神生命的升华中,将个体的有限生命汇聚、拓展、升华成一个超越而无限的大生命,从而完成了对个体生命的终极关怀。研究儒家孝道里的终极关怀意识,对于重塑现代中国人的信仰世界从而满足中国人的生命深层次需要,有着重要的理论及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6.
在对待死亡的问题上,孔子首先用蔑视的态度表达对死亡的超越,这其中包含着一种强烈的主体精神;在此基础上,孔子提出了“杀身成仁”和“慎终追远”的思想,前者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追求,它用“崇高的死”来实现对死亡的超越,赋予生命一种永恒的价值;后者则更易于消解普通人对于死亡的恐惧,使他们在血脉延续中获得心灵的慰藉。二者相互补充,共同完成对国人心灵的塑造。  相似文献   
7.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