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什么是愤怒     
老师教学生什么是愤怒。“愤怒由火元素构成,”他告诉学生们,“它烧毁我们赖以为生的生命力,破坏体内的化学平衡,使人健忘。它使你的记忆衰退,眼睛发红,最终完全瞎掉。如果你想拥有智慧,一定要远离愤怒。”他停顿了一下,“今天就讲到这里,把刚才讲的内容记下来,明天上课时每人背诵一遍。”  相似文献   
2.
睡眠不足会对人的认知、情感和人际交互产生诸多影响。这种影响在社会情绪层面表现为个体情绪共情和认知共情的减少,易激惹性与愤怒情绪的增加;在社会行为层面则表现为亲社会行为的减少和攻击行为的增加。在睡眠不足状态下,情绪系统和认知系统功能连接的减弱可能是这些变化的潜在机制。未来应结合生态效度较高的睡眠操作手段,系统考察睡眠不足如何导致各种高级社会情绪的改变,以及这些社会情绪的变化如何导致社会行为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为揭示高特质攻击个体对愤怒、恐惧威胁面部表情识别的特点及其电生理机制,本研究采用Buss-Perry攻击问卷选取高低特质攻击个体26名和27名为被试,采用面孔识别范式对高低特质攻击个体识别威胁面部表情时的ERP差异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愤怒、恐惧表情上,高特质攻击组在N170成分的潜伏期都显著短于低特质攻击组;在愤怒、恐惧表情上,高特质攻击组在P200成分的波幅都显著高于低特质攻击组。这表明高特质攻击个体对愤怒、恐惧威胁面部表情的识别具有高度敏感性,这种敏感性体现在面部表情识别的早期和中期阶段,而非晚期阶段,即高特质攻击个体在早期的前注意阶段就对愤怒、恐惧威胁面部表情进行优先注意;在中期的注意阶段,高特质攻击个体可以很好地确认愤怒、恐惧威胁面部表情。  相似文献   
4.
网络欺负是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讯工具快速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欺负形式。本研究旨在探讨同伴拒绝和网络欺负的关系以及愤怒在其中的中介作用和感知匿名性在其中的调节作用。以武汉市703名初中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法对其同伴拒绝、网络欺负、愤怒和感知匿名性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在控制性别、年龄和每天上网时间后,同伴拒绝能够显著正向预测网络欺负;(2)愤怒在同伴拒绝和网络欺负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3)同伴拒绝对网络欺负的直接作用和愤怒在二者关系中的中介作用均会受到感知匿名性的调节,相对于感知匿名性水平低的个体,直接效应和中介效应在感知匿名性水平高的个体中更强。研究结果支持同伴拒绝和网络欺负的关系是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这对于制定青少年网络欺负的干预和预防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注意捕获是指与任务无关的刺激能够不自觉地吸引注意的现象。实验一采用视觉搜索任务,考察与主任务无关的情绪面孔的注意捕获水平及其机制,实验二进一步探究时间任务需求对无关情绪面孔注意捕获的影响。结果发现:与其他情绪面孔相比,愤怒的情绪面孔捕获了更多的注意,且受到整体情绪加工的影响;时间任务需求影响了目标刺激的注意选择,但愤怒优势效应不受到时间任务需求的影响,因此可能是一种较为自动化的加工过程。  相似文献   
6.
这个冬季,注定是大不一样,潮湿、阴暗的环境里都长出蘑菇了,犹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人们的不良情绪:恐惧、忧虑、焦虑、悲伤、愤怒。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人们心理的影响,无人能够避免。我们看到了“第一级人群”的绝望、恐惧、焦虑、创伤;我们感受到了“第二级人群”的紧张、担忧、孤独;我们听说了“第三级人群”的困惑、疲惫、愤怒...  相似文献   
7.
以598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法考察群体相对剥夺与网络集群攻击行为的关系,检验以群体愤怒和群体效能为中介变量的双路径模型及群体认同在双路径模型中所发挥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群体相对剥夺显著正向预测网络集群攻击行为;(2)群体愤怒和群体效能在群体相对剥夺与网络集群攻击行为之间有中介作用;(3)群体认同在群体相对剥夺通过群体愤怒和群体效能影响网络集群攻击行为的双路径模型中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驾驶员情绪状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国锋  何存道 《心理科学》2003,26(3):438-440
采用驾驶员情绪状态量表(DPOMS),对265名客车驾驶员的情绪状态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年龄对驾驶员的疲劳状态有显著影响,对其余各种情绪状态没有显著影响;(2)女驾驶员的紧张精绪显著高于男驾驶员,积极情绪(精力)显著于低于男驾驶员;(3)出租汽车驾驶员的愤怒、疲劳、紧张等消极精绪显著高于公交大客车驾驶员,积极情绪(精力)显著低于公交大客车驾驶员;(4)事故组驾驶员的愤怒、疲劳、紧张、慌乱等消极情绪显著高于安全组驾驶员,积极情绪(精力)显著低于安全组驾驶员。  相似文献   
9.
制怒良方     
卡斯布鲁顿·沃德过去的老板是一位刁钻刻薄、独裁专断的女人。她主导所有议题,无视任何与之相悖的观点。在各持己见的献策会上,她会随时打断沃德及其同事:“这个主意不行。”47岁的沃德是研究传媒关系的专家,他每每走进会议室时还是平静如水,在会议室里却常常怒火中烧,出来时更是暴跳如雷。最后他决定在会议期间试试  相似文献   
10.
善克者不怒     
德国曾发生了一起奇特的凶杀案,一名议员在街头将另一名政见相左的议员枪杀。马尔斯和莱顿都是下萨克森州的议员,一天下班途中,他们相遇。两人为州政府最近出台的一项福利政策辩论起来,辩论逐渐变为争吵。一个骂道:"你这个混蛋!"另一个回击:"你是不可救药的蠢货!"最后两人在言语的刺激下,扭打成一团。旁边的人赶紧将两人分开,莱顿边走边喊:"懦夫!孬种!看你能把我怎么样!"失去理智愤怒不已的马尔斯立即拔出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