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9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什么是愤怒     
老师教学生什么是愤怒。“愤怒由火元素构成,”他告诉学生们,“它烧毁我们赖以为生的生命力,破坏体内的化学平衡,使人健忘。它使你的记忆衰退,眼睛发红,最终完全瞎掉。如果你想拥有智慧,一定要远离愤怒。”他停顿了一下,“今天就讲到这里,把刚才讲的内容记下来,明天上课时每人背诵一遍。”  相似文献   
2.
睡眠不足会对人的认知、情感和人际交互产生诸多影响。这种影响在社会情绪层面表现为个体情绪共情和认知共情的减少,易激惹性与愤怒情绪的增加;在社会行为层面则表现为亲社会行为的减少和攻击行为的增加。在睡眠不足状态下,情绪系统和认知系统功能连接的减弱可能是这些变化的潜在机制。未来应结合生态效度较高的睡眠操作手段,系统考察睡眠不足如何导致各种高级社会情绪的改变,以及这些社会情绪的变化如何导致社会行为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记忆训练对改善少年、青年和老年人认知功能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工作采用“位置法”(method of loci)对24例少年、24例青年和22例老年被试进行了记忆训练研究。以毕生发展的观点比较认知训练对改善不同年龄人记忆的作用,进而探讨发展的认知功能储备能量的年龄差异和训练的迁移效应。结果表明认知干预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老年人的记忆,同时也显示了在发展的储能和对图形的迁移效应方面,老年人明显不如青、少年,而青年与少年则彼此相近。  相似文献   
4.
自由回忆和线索回忆测验中的系列位置效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吴艳红  朱滢 《心理科学》1997,20(3):217-221
本文以96个中国汉字为材料,使用自由回忆和线索回忆测验方法,对20名被试进行6组分测验和最后所有汉字的总测验。发现自由回忆分测验中存在明显的系列位置效应,总测验出现负近因现象;线索回忆分测验也表现出明显的系列位置效应,但最后的总测验没有出现负近因现象。上述结果验证了Bjork和Whitten(1974)提出的顺序或情景理论。  相似文献   
5.
关联性记忆错觉的产生与保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张力  朱滢 《心理学报》1998,31(4):374-380
两项实验对关联性记忆错觉的产生与保持进行了考察。实验结果表明,关联性记忆错觉接近学过词的回忆水平,但它的产生不随年龄的变化而变化;时间变量对关联性记忆错觉的影响不显著。此外,关联性记忆错觉不同于学过的词,在延迟加快时没有系列位置效应的产生。  相似文献   
6.
为揭示高特质攻击个体对愤怒、恐惧威胁面部表情识别的特点及其电生理机制,本研究采用Buss-Perry攻击问卷选取高低特质攻击个体26名和27名为被试,采用面孔识别范式对高低特质攻击个体识别威胁面部表情时的ERP差异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愤怒、恐惧表情上,高特质攻击组在N170成分的潜伏期都显著短于低特质攻击组;在愤怒、恐惧表情上,高特质攻击组在P200成分的波幅都显著高于低特质攻击组。这表明高特质攻击个体对愤怒、恐惧威胁面部表情的识别具有高度敏感性,这种敏感性体现在面部表情识别的早期和中期阶段,而非晚期阶段,即高特质攻击个体在早期的前注意阶段就对愤怒、恐惧威胁面部表情进行优先注意;在中期的注意阶段,高特质攻击个体可以很好地确认愤怒、恐惧威胁面部表情。  相似文献   
7.
网络欺负是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讯工具快速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欺负形式。本研究旨在探讨同伴拒绝和网络欺负的关系以及愤怒在其中的中介作用和感知匿名性在其中的调节作用。以武汉市703名初中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法对其同伴拒绝、网络欺负、愤怒和感知匿名性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在控制性别、年龄和每天上网时间后,同伴拒绝能够显著正向预测网络欺负;(2)愤怒在同伴拒绝和网络欺负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3)同伴拒绝对网络欺负的直接作用和愤怒在二者关系中的中介作用均会受到感知匿名性的调节,相对于感知匿名性水平低的个体,直接效应和中介效应在感知匿名性水平高的个体中更强。研究结果支持同伴拒绝和网络欺负的关系是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这对于制定青少年网络欺负的干预和预防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注意捕获是指与任务无关的刺激能够不自觉地吸引注意的现象。实验一采用视觉搜索任务,考察与主任务无关的情绪面孔的注意捕获水平及其机制,实验二进一步探究时间任务需求对无关情绪面孔注意捕获的影响。结果发现:与其他情绪面孔相比,愤怒的情绪面孔捕获了更多的注意,且受到整体情绪加工的影响;时间任务需求影响了目标刺激的注意选择,但愤怒优势效应不受到时间任务需求的影响,因此可能是一种较为自动化的加工过程。  相似文献   
9.
这个冬季,注定是大不一样,潮湿、阴暗的环境里都长出蘑菇了,犹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人们的不良情绪:恐惧、忧虑、焦虑、悲伤、愤怒。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人们心理的影响,无人能够避免。我们看到了“第一级人群”的绝望、恐惧、焦虑、创伤;我们感受到了“第二级人群”的紧张、担忧、孤独;我们听说了“第三级人群”的困惑、疲惫、愤怒...  相似文献   
10.
小学儿童空间物体位置编码(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找物范式研究小学7、9、11岁儿童利用点与点之间的关系对目标物位置进行编码的认知发展。结果表明:两点距离编码和三点共线编码认知成绩的年龄效应显著,9岁组和11岁组儿童的认知成绩显著好于7岁组儿童的认知成绩。两个不同实验任务对儿童认知成绩的影响不同,7岁组儿童两点距离编码认知成绩显著好于三点共线编码认知成绩,9岁组和11岁组两个任务的认知成绩差异不显著。提供编码线索后,认知成绩有了较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